首页 > 故事  >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

  
历史风云变幻,有时候一场争论,一句激烈的言辞,竟能在千年之后成为传世佳话。苏轼,文坛巨擘,却在一次庙堂之争中发出“秃驴何在”的咄咄逼人的骂声,然而,小和尚却以四字回怼,成就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妙对。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口舌之争,为何苏轼要骂佛印?而那位机智的小和尚是如何回应的,成就了这场意外的文学较量?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1)
北宋神宗年间,当世风气开明,文人墨客汇聚,为后世留下众多绝妙之作。然而,政治斗争却席卷中原,东坡不眠不休为国忧民,却屡遭谗言无端祸害,江南的流寓成了必由之路。
化被为人的困顿为抒情文章,苏轼无处不在寻觅诗意。一日清晨,东坡独自登上乌牛峰,眺望苏州风景,心绪万千难平。恰逢佛印禅师归寺经过,一身僧袍,意态安详。东坡隐约听闻,此僧颇有禅机,遂暗暗跟随,欲一探究竟。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2)
佛印禅师觉察身后多了一道注视的目光,不禁失笑。当下转过身来迎着东坡:"施主何故跟随贫僧到此?"东坡略一迟疑,即出口回答:"在下苏轼,号东坡居士,久闻大师佛法高深,不禁起了欲见识的心思。还望大师赐教。"
佛印微颔首以示了然,指向一旁空地,"快坐。"顿了一顿,又道:"汝可听说过,禅宗何以称之为'心印'?"东坡微微一怔,言:"禅,直指人心,即是心印。但不知大师此意何在?"佛印闲闲展开一把折扇,亮出扇面上印着“心印”二字。东坡恍然大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从此相识,一见如故。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3)
天资英才的苏轼与佛印禅师,正是一见倾心的知音。东坡又何尝少见过大师风范的高僧?然而此次偶遇,却竟有一种天地为之震动的预感在心头萦绕不去——仿佛这注定是无与伦比的邂逅。
东坡的初出茅庐之问,又岂是随意而发?“秃驴何在”语出佛经,却饱含试探佛印真伪的心思。佛印不以为忤,反以温婉沉静的态度审视这位前来拜访的施主。心中想来,这位东坡施主,或许品性不凡。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4)
一语中的,一语惊人。当下举手投足间,佛印已在心中拟定妙对:“东坡吃草。” 一语秃驴何在,还以佛教修行者品德圆满;一语东坡吃草,又将温文儒雅的东坡比做莽撞无知的家畜。
东坡意外之喜溢于言表,佛印也从未遇见他者能一语双关,用最简练语言回应禅机,不禁心生欣赏。虽然一问一答之间略有跳脱,两人却都自有体会——这绝非寻常邂逅,注定是知己的相逢。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5)
须臾之间,一个文人儒士,一个禅门高僧,于云雾缭绕的乌牛峰上不期而遇,又在一番唇枪舌战后成为莫逆之交。彼时谁又会预料得到,这看似平淡的邂逅,竟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流芳百世的传奇故事。
在两位知音成为好友之后,他们几乎形影不离,无话不谈。东坡文思泉涌,佛印禅机深湛,两人亦师亦友,交叉缠绕,融会贯通,竟成就了一番文学与禅宗的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6)
某日清晨,两人约定在清河岸边玩赏莲叶。东坡心血来潮,取出昨日赋诗的扇子投入河中,戏谑地击节高呼:“水流东坡诗!”佛印哈哈大笑,不甘示弱地指向河岸上食骨安详的野犬,回敬道:“狗啃河上(和尚)骨!”明明是鲜活的生活画面,一番问答却道出了人生哲理。
东坡的生活作风放浪形骸,却也折射出远离尘世的修行境界;佛印身穿袈裟,性情却也世俗而通透。短短一段戏谑问答,竟成就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7)
这样的佳话在两人的交往过程中数也数不清。他们触类旁通,妙语连珠,把口舌生花作为一种艺术,让“说”成为一场盛宴。然而,其中蕴含的却是两个顶尖智者间的心灵交流,一种跃然纸上的思想碰撞。
如果说,最初的邂逅是个试探,那么此后便是一次又一次深入灵魂的心灵契合。佛印用沉静包容来对待东坡的不羁,而东坡也用天马行空的思维去理解佛印的禅机。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8)
他们就像两条相互追逐的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真亦幻。彼此给予的,从未是故弄玄虚的禅语佛理,而是在千头万绪的繁华尘世中,寻得一隅心灵的净土。
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前世有缘”,注定要相遇;又或者这是东坡筚路蓝缕寻觅知音的必然。无论如何,一段跨越山水的知遇之恩,竟成就了千古绝唱,教人顿悟人生真谛。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9)
经历岁月沧桑,两位知己终于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东坡声名鹊起,成为当世文坛领袖;佛印禅师也延续佛学精髓,使云门宗鼎盛一时。他们各领风骚,却始终念念不忘当年清水一番话的知音。
尘世中的聚散,于他们而言不过云烟过眼。佛印对东坡的叮嘱,正如莲花清香四溢;而东坡对佛印的鼓励,亦如这山间明月朗照大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望着对方,用一生践行那知心难寻的友谊之花。
于是,当苏轼在卧病榻上奄奄一息之时,佛印禅师在千里之外为他祈福;当佛印禅师圆寂之际,苏轼在梦中看见好友远去,含泪而笑,祝福他来生美满。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图10)
岁月易逝,然而珍贵的友谊永存人间。苏轼的文思永驻纸上,佛印的禅意长留人心。而这段跨越山水的故事,也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芒。它没有什么教条,更不会灌输什么信仰,只是两个心灵碰撞的火花,照亮了人们宝贵友谊的真谛。也许,这才是它留存在这滚滚红尘中的意义吧。
在时间的深巷里,苏轼与佛印禅师的友情如同琴弦上的美妙旋律,穿越古今,飘逸而动听。苏轼的豁达与佛印禅师的智慧交相辉映,谱写了一曲友谊的悠扬乐章。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gushi/65850.html

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由北斗资讯网 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苏轼进庙骂佛印:“秃驴何在?”小和尚4字回怼成诙谐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