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

  
蜀汉灭亡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悲壮的篇章。当时的刘禅,作为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七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又都经历了怎样的结局呢?这一段惨烈的历史,像一幅深沉的画卷,让人心生不已的疑问。
在灭亡之际,刘禅究竟如何应对家国风云?他的子女们,是坚守到底还是命运多舛?这场历史的终章,是一个悲情的谢幕,还是新生的契机?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1)
刘备生逢乱世,少年即流落江湖,历尽艰辛,却得到如关羽张飞一般患难之交。烽火之下,刘备凭坚毅不拔的信念,联合英豪权臣,终于开国称帝,建立了西蜀政权。这一切要感谢得到诸葛亮等人的辅佐,共图大业。
1、刘备开始难掩北伐之心
流亡的岁月磨砺了他坚韧不屈的意志,刘备心中一直有在乱世中重振汉室、完成统一大业的理想,早已深深扎根。他建国后励精图治,恢复稳定局面,积蓄力量北伐中原,完成中兴汉室的遗志。
刘备从小家境贫寒,三顾茅庐认识了荀彧和鲁肃,开始萌发了报效汉室的念头。后在徐庶的劝说下,终于下定决心要起兵光复汉室。刘备心中对祖宗创业的感恩与对四海天下的理想从此深深扎根,成为他毕生的奋斗目标。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2)
2、诸葛亮聪明谨慎,兢兢业业
刘备深知要奏响中兴乐章,得仰仗谋臣的智慧。诸葛亮天资过人,又谦逊低调,处事缜密稳重,俨如一抹清风。他多次支起大局,出谋划策,让刘备极为信任,两人一拍即合,结下不解之缘。
诸葛亮从小聪慧绝伦,后因遇到隐逸高人庞统的引荐,慕名投奔刘备。刘备深深欣赏诸葛亮的过人智慧与谨慎严谨的品格。诸葛亮也几次力挽狂澜,让刘备逐步信任。尤其是刘备攻打益州时,诸葛亮身体抱恙也不辞辛劳,擘画出扶风兵谋,大破曹军。刘备由此深深佩服诸葛亮的机智与忠诚。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3)
3、刘备临终时托付诸葛亮完成心愿
刘备虽有霸业之心,健康一日矣天年,无法亲历其时了。临终之际,他深切地托付诸葛亮:“惟汝表裏,可以托付。”他相信诸葛亮的智慧与魄力,必将完成北伐中原的未了心愿。虽未及见证大业,刘备却把这份对光复汉室的信念传承下去了。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吾亡后,孤负荆州,使吴伐魏,皆赖汝计策,恐后主不豫,君必详校焉。”刘备作为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明白蜀汉必须结交孙权,联合对抗北方魏国的强大实力;也担心年幼的后主刘禅无法独当大任,所以托孤给了谋士诸葛亮,希望他一力承担起对抗北魏、完成中兴大业的重任。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4)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承继遗志,和孙权联盟,频繁北伐,意图完成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可惜每每北伐,多有战功而无大行远地,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老主公的心愿。直到五丈原,诸葛亮病逝军中,那份千载难逢的遗憾也就此长眠山河。
1、诸葛亮多次北伐,战果寥寥
诸葛亮聪绝多谋,素来军国之才出众。他曾六次率军北伐,辅佐后主,痛心中兴大业。可惜每次战果有限,难以长期统治。委实主因后魏的实力强大,蜀汉经年征战,国力空虚,难以完成中兴的伟业。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5)
诸葛亮既然接过了刘备的重托大任,自然要竭尽全力去实现。他多次北伐的目的,就是要打通蜀汉通往中原的命脉,巩固后方根基;有力牵制危险的北魏实力,减少对东吴形成南北对峙的两线作战局面。
诸葛亮任蜀相期间,共发动过北伐战争六次。前五次北伐都取得部分战果,曾一度攻占祁山、渭水北岸的要害之地。但由于兵力有限,难以长久占领,每每都要南返。而后魏用重金收买东吴,成功断绝蜀汉的后援。这使得蜀军每次北伐都面临粮草不济的后勤问题,也较难固守所得领土。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6)
2、诸葛亮五丈原去世,遗憾甚多
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上病逝军中,年仅54岁。临终前他追忆先帝刘备那遥不可及的遗志,不胜唏嘘,留下千古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的一生付出与奉献,却换不回那心心念念的大好河山,这份不甘又不得不放下的遗憾,也就随他长眠冷冷山泉了。
诸葛亮在五丈原上去世,正是他生命中最挣扎而痛苦的时刻。当时正值深秋,天寒地冻,他已是目不能视,需要人扶着坐起。可那浓浓的忧国忧民与对大业的不舍,仍然激励着他的死战意志。
诸葛亮在枕席上反复念叨先帝遗嘱,口中念念有词要完成北伐中原的宏愿;当得知魏兵来犯的消息,更是奋力起身,欲亲自带病督战。诸葛亮那番撕心裂肺的挣扎与不甘,已是凄婉动人。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7)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蜀汉陷入困局。姜维接替其职,继续北伐之事。可惜屡战屡败,不仅耗费国力,还让蜀地日益凋敝,濒临灭亡。到最后关头,姜维提兵却无力回天,眼看蜀汉覆灭,心中遗憾比天还高。
1、姜维接力北伐,耗费国力最多
姜维从诸葛亮处继承遗志,多次率军北伐魏地。而他奋战一生,热血赴敌,却始终阻断在魏军,久攻不下。屡败屡战的代价就是蜀汉的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统治基础不稳。姜维尽管英勇无双,但未察其时,导致蜀地日趋衰颓。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8)
姜维作为蜀汉最后一任大都督兼督军统帅 ,剑眉星目,勇冠三军,也被称为“伯仲之间”。他为了中兴大业,继续发动了数十次的北伐战争,用兵最多。
但由于国力悬殊太大,姜维每次北伐都只能有限度占领一些边境城池,后又被魏军夺回。频繁的战争消耗让蜀汉本来就不盛的国力更加薄弱,这成为日后覆灭的重要原因。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9)
2、姜维提兵回援无力可回天
263年,蜀汉危在旦夕。姜维虽在外地,率军赶回,却难以挽回败局。终究在剑阁之战中大败。姜维眼看着刘禅率百官出城投降,看着蜀汉江山就此易手,痛彻心扉。这昔日金戈铁马的英雄,此刻屈膝无地老去,永远失去了守护家园的机会,内心无比凄凉。
当时蜀汉已经四面楚歌,大势已去。姜维在沓中指挥部队死战,在剑阁关保卫20多天后,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沮丧地退回绵竹。当他赶回成都求见刘禅时,城门已经关闭投降。姜维在成都城外凄然痛哭,他明白一切已来不及,自己无力回天保卫的江山就这样轰然倒塌了。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10)
到263年,蜀已经危在旦夕。刘禅明智地选择投降投降,保全了性命。但投降后的生涯并不平静,子嗣死光,家破人亡,更加凸显这火烧火燎的霸业最终昙花一现。
1、刘禅投降保性命,隐忧不断
作为一个君主,在国难当头时选择将士安危与民众生计安危看得最重要。刘禅择人之明,把百姓的命运放在首位,同意投降,希望换取国人的安宁。这份明智的退让,虽换来自己的保全,却难以避免后来的子嗣之灾。
魏军已攻到成都城下,蜀汉已无力回天。为避免更大的生命损失,刘禅做出明智选择,带领群臣前往剑阁关迎接魏将锺会,正式投降。刘禅得到允许后移居到长安,保全了性命。但他内心深处,对子女后代的命运忧虑不断。刘氏一族的存亡如山的压力,成为他这投降之人的永远痛。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11)
2、刘禅一心孤掌难鸣
虽然刘禅得以安置长安,但投降后的包袱重重,几个儿女又在动荡中先后身亡。刘氏曾经顶天立地,一时间子死女破,宗族盛极而衰让人悲凉。刘禅这一生虽有明智退让,但晚年更多的还是无尽的失望和心碎。
据《通鉴》记载:“禅与世子及二女亦皆自杀......禅悲恸欲绝,无复消息。”这段文字生动记录了蜀汉灭亡后,刘氏一族的悲惨下场。刘禅的长子刘璿在乱军中自杀;两个女儿因为惧怕军阀淫掠,也选择了轻生。刘禅后半生过得十分憔悴,他眼睁睁看着子嗣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心如刀割,活受罪疚的折磨。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图12)
在这起落荣辱的壮丽史诗中,刘备、诸葛亮为了实现北伐中原的宏伟理想,给予全部精力与热血,可那最终实现的惟有一地长眠。刘禅后来的明智退让虽保全性命,却也难逃家族血脉凋零的命运。这个弄潮儿般耀眼过的帝国,最终何尝不是双手空空。那些曾经翻天覆地的雄心壮志,经年累月的沧桑变幻,最终竟只能换来一声叹息。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gushi/65831.html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由北斗资讯网 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