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

  
我国西北有这样一个小县城,硬是凭借一己之力,隔开了国内第三大和第四大沙漠。这个小县城就是甘肃的民勤县。
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甚至放话,民勤县很快就会完全沙漠化。然而,已过去12年了,如今的民勤县,究竟怎么样了呢?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
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来,民勤县都扼守着一个极其关键的节点。可以说没有它的存在,丝绸之路就不会出现。
正处在两大沙漠的夹缝之中,民勤县的沙漠化最高达到过94%!而作为西北地图上鲜少的绿色,民勤县也是西北环境的最后底线。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2)
民勤的青土湖
民勤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处绿洲,湖水的存在,把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隔开了。
历史上,这里是通往西域的关键节点。地处边境,历代都重视当地的屯垦。但由于整个西北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每当开垦过度人口增加,民勤的生态亦会随之恶化。
而近代以来民勤生态系统的变迁基础,是从明初的屯垦逐步开始的。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3)
洪武五年,冯胜的大军推进到了河西走廊,为了边境的安定,明朝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了镇番营。民勤所在地区属于凉州副总兵管辖,当地设置了2500名驻军。
这些驻军及其随后的家眷,便是洪武年间民勤地区的第一批移民。时至今日,民勤当地的一些姓氏,都还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担任过镇番卫指挥使的家族。
戍边官兵的一大任务便是屯垦,通过发展农业在本地落叶生根。资料显示,明代民勤地区开垦的土地面积有2223顷。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4)
士兵大都来自中原地区,随之也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随着土地大量开垦和农业活动加大,民勤地区的人口亦开始迅速增长。
明朝的屯垦只是起点,到了清代,民勤地区的开垦和移民还在继续。清代初期,大军不断向西推进,尤其是康熙时期和准噶尔部的战争,民勤的地位在军事后勤上就更突出了。
清军把民勤打造成为了中转站和后勤供应基地,所有军需物资都在此囤积和中转。为了保障供应稳定,朝廷下令在民勤实施更大规模的军屯。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5)
按照彼时的规定,新的屯垦完全以军事编制来实施,绿营兵是主要的屯垦力量。于是在原先明代开垦土地的基础上,这里的农业土地又逐步增加到了3266顷,整整增加了1000多顷。
然而随着种植业的发展,人口逐年增加,民勤土地的承载力也达到了极限。就这样,近代以来的沙漠化问题一步步出现并加重了。
根据考古发现,民勤当地沙漠的肆虐,从明代刚屯垦开始就出现了。日久年深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还导致后来人与人争水的局面。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6)
民勤被两大沙漠环抱
通过一些古城遗址,考古人员发现还在明代,当地一些定居点就已经被荒废。居民被迫向东迁徙后,原来的地方则被流沙覆盖。
还有一些区域,随着地表河流的逐渐干涸,地表的土壤被大风不断吹蚀。最后的情况是有肥力的土层被吹走了,沙子不断堆积和涌来。当地的不少定居点,就是这样一步步沙化的。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7)
不合理的开垦是主要原因。民勤的周边原本就分布着沙漠戈壁,这里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古人在开垦中又不掌握合理度,最终使得土地失去了承载力和活力。
反过来因为土地的不断沙化,又影响到了农业和人们的生存。于是一处地方沙化,只能转移到另一处,不断被抛弃的土地,渐渐都成了沙漠戈壁。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8)
在这个过程中,明清时期围绕水的纷争,是民勤地区主要的社会矛盾。河流的上下游之间,时常发生县与县之间的争水情况。小型的水坝和水渠,也会发生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的争水问题。
以民勤当地的石羊河为例,因为流经不同区域,历史上经常牵扯到水权的划归。小的矛盾由民间自行解决,如果矛盾闹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就需要官府出面了。
矛盾大小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恰恰是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节奏。到清末明初,民勤当地水土的恶化已经成为常态。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9)
在不少老人的记忆中,民国时期的民勤人都在往外地迁移。因为当地一年四季都是大风漫天黄沙肆虐。靠近腾格里沙漠的很多居民点,在民国时期也都逐渐荒废了。
人虽然离开了,但是当地已经恶化了的生态却不会自动复原。毕竟这里不是天然的沙漠戈壁,原先是有植被的。而要想恢复植被,让这片绿洲重新充满活力,那就需要人来治理。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0)
到20世纪50年代,民勤最大的湖泊青土湖彻底干涸见底。裸露的河床在大风的侵蚀下,渐渐变成了可流动的沙地。随着流沙逐渐形成规模,原本有水和有植被的地方,却成了沙漠蚕食推进的新起点。
在民勤,除了青土湖之外,石羊河等为数不多的水资源,长期以来就像锁链一样,牢牢的将周围的沙漠束缚在各自所在地。
但随着湖水的干涸,沙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扩充合并。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大的沙暴频频袭击民勤。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1)
这意味着,如果再不进行彻底的治理,随着两大沙漠的合并,民勤这处历史上的绿洲,就要消失不见了。而要进行有效的治理,最关键的还是水。
青土湖与石羊河相连,从历史上的屯垦至今,对它的开采利用,已经让湖与河流彻底失去了能自我修复的张力。石羊河是从祁连山一路流下来的,随着水流量的减少,青土湖的干涸就成了必然。
随后开启的大规模治理中,节流开源两项举措同时进行。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2)
节水方面,为了不使地下水继续下降,民勤当地自21世纪初开始逐步封闭水井,先后封闭了3018眼井。
水井原本是为耕地而打的,在封井的同时,水浇地的规模也缩减了44.18万亩。
统计显示,一亩地如果用水500立方米,采取节水措施后每年可节约至少22亿立方米的水。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3)
这一节水效果是明显的,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回升,原先已经干涸了半个世纪的青土湖又逐渐冒起了湿润的气息,继而又渐渐出现了水流。甚至在一些区域内,原先被封闭的井都开始上涌自流了。
节水有效,另一方面则是从外部引水。为了给石羊河增加流量,民勤当地近年来从黄河引水。
输水渠道从景泰县修到民勤,260多公里的渠道,助力奔腾的黄河水进入了当地的红崖山水库。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4)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这一引水措施,已经累积向民勤调水17亿立方米,其中有3.8亿立方米的水,又从水库调入了青土湖。
截止到2021年,青土湖的水域面积已经达到了26.7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旱区湿地的面积,则达到了106平方公里。
湖水重新现身,沙漠合并的步伐被拦住了。有了水,绿洲也能在民勤再次大规模出现。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3)
有了水,植被才能重新恢复。在多数人的意识中,可能觉得治理沙漠就是多种树。可实际上如何种树,种什么树以及种多少,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民勤不少地方,在环境恶化之前就和传统的农耕区不同,所以植被的恢复,也只是达到原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能超过土地和水力的承受度。
耐旱并且能抗风沙的树和草,才是种植的首选。树木和草地的种植密度,也应该合理配置。防风固沙的草皮以及树木林网的构成,要构筑在靠近沙漠的边缘地带。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6)
至于在植被用水的问题上,不但要考虑到节约和引水,还要合理利用降雨形成的地表水。
总之,植被和水的分配要合理,要能达到土地的承载力,这也是民勤近年来探索的治理方式。
在古代,朝廷为了巩固西北边陲,所以才在民勤的周边施行屯垦模式。但古人过多关注了社会的稳定,却忽略了大规模开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7)
如今,民勤在北方防沙带的构筑上,又处在重要的环节。不同的是现代人更多关注的是生态治理。
民勤未来的生态环境必须得持续好转,因为只有这里好转了,整个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能被扭转。
时至今日,民勤的四周围依然被沙漠包围。除了那些在风力的主推下,不断移动的新月形沙丘外,民勤的周围还广泛分布着复合型沙丘和沙堆,这些沙地依然有形成锁链之态势。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8)
上述区域植被稀少,生态环境的脆弱不言而喻。所以下一步对风沙的治理,民勤人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说几百年前的第一代移民,是来民勤发展农业的。那么现代的民勤人,主要推进的就是当地生态环境的扭转。
至于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农业,现在在民勤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因地制宜,是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19)
比如现在在民勤周边的沙漠中,都兴起了农业产业园。相比于过去粗放型的种植模式,新型的种植更集约化利用水土,同时也能利用光照优势,让更多的特色农业发挥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祖宗曾经带来的破坏和影响,现代的人们得一点点进行修补和复圆。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20)
如今在民勤,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早已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在地表覆盖地膜,通过埋入土里的水管进行滴灌。
这种模式既提高了灌溉的效率,也能将肥料溶于水中,精准施肥。相比过去粗放式的种植,每亩地可节水110立方米,节肥30%左右。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21)
截止到2022年,整个民勤的农业用水已节约1亿立方米,用水规模相比过去减少了20%的规模。
未来,围绕节水和植被的恢复,依然是整个民勤地区的常态。只有这样,这个位于西北地区的绿洲才能更璀璨耀眼。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图22)


标签: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7419.html

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