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不到8米高真能御敌?西方教授表示:中国长城改变了世界格局
- 生活
- 2023-11-15 09:24:14
前言
当年秦始皇一句“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纵使背上“暴君”之名,也要修建起万里长城。
殊不知这一举,直接改变了世界格局。
碍于当年技术有限,建起的城墙只有不到八米,可就是这矮矮的八米城墙,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甚至让西方学者都疯狂埋怨:“把我们坑惨了!”
如此矮的城墙到底是如何拦住敌人的?西方学者又为何对着长城怨声载道?
最早修筑的长城
长城的修建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周朝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列城”,用来抵御来自北部的俨狁人的袭击。
到了春秋时代,各国为争夺地盘,相互防御,都要在边界上修建长城,最早修建于公元七世纪的“楚方城”,此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纷纷修建了“长城”,以抵御外敌。
《诗经·小雅·出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朔方”即为北疆之地,而“猃狁”则为北方的游牧民,这是一篇描写周为防御游牧民而修建长城的诗歌。
再比如《史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这便是很好的例子,此处的齐长城位于山东,长500多里,是中原地区最古老的长城。
直到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继续对长城进行扩建和修复。
秦始皇颁布了《秦律》,以促进长城的修建,这部法令强迫人们加快修建长城,并对违反此法令的人施加严厉的惩罚,酷刑包括连坐,斩首,车裂,等等。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整个国家都投入到了这个浩大的计划之中,每天夜里,都有工头在现场指挥劳力,地方官吏能出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当时长城上的一方砖,约有三十斤,为检验其品质,先将两块摞在一起,中间留些空隙,将第三块摞在空隙上,用第四块砸下去。
只要砖头碎了一点,制砖者连带着监察一并处以极刑,以此严刑才让万里长城在短短几年时间拔地而起。
长城修建起源
秦始皇深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他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以保卫国家,保卫边疆,而这一战略的重中之重,便是“秦长城”的修筑。
嬴政知道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便命人对长城进行了修缮,不但把原来的各国建的长城连在了一起,而且还修建了许多新的地段。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进攻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并以秦、赵、燕三国修筑的古长城为底,自临洮至辽东连接起来,长达数万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
秦始皇时代修筑长城,看似是华夏各族和游牧民族之间争夺生存空间,而在大背景下,却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矛盾,秦始皇将长城修筑在400 mm的雨量线上,只留下良田,而贫瘠的土地全部划给了游牧民族。
长城内的土地非常肥沃,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农耕,而长城之外就完全不同了,这里的土壤更加贫瘠,降水也更加稀少,是一片荒芜之地。
而长城的扩建,又进一步加强了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在秦被推翻之后,汉王朝延续了秦代的疆域与体系,并且不断地修建、扩建长城,在汉高祖刘邦时代,汉匈两国长期交战。
西元121年,武帝命霍去病带兵10万攻打匈奴,并沿河西走廊继续修建长城,也就是如今所称的汉长城。
长城从如今的甘肃敦煌开始,沿河西走廊穿过酒泉,张掖和武威,直到甘肃的嘉峪关,连接上了秦长城。
汉代修建长城,除了抵御匈奴侵扰外,还起着保卫“丝绸之路”商贸要道的作用,汉代也在长城沿线设置了大量的关卡、驿站,用以查验来往的人员,传达军事情报。
从秦始皇开始,每一个王朝都对长城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即使是那些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王朝,也不会停止对长城的建设。
修建长城的作用
春秋战国是中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时代的过渡阶段,诸多文化之间互相学习交融,其大一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在黄河和长江中游展开了兼并战争,企图以一己之力,把整个黄河和长江中游都占领下来,彼此之间攻伐不断。
与此同时,秦、赵、燕三国的北疆,也有势力在慢慢崛起,特别是匈奴人,实力越来越强。
但战国中叶之前,秦、赵、燕均以步兵与战车为主,速度较慢,难以防御匈奴侵掠,这不但极大地危害了三国北方民众的生活和财产,也影响了三国统一全国的战争进程。
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三国相继实行了军事制度的变革,并在北方修建了长城。
国家统一之后,身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当然不会让游牧民族随意侵入他的国土。
在春秋战国时代,大草原上的各族都还可以生存。
原因无他,秦赵、燕三国都是以邻为患,都想把麻烦推给另一方,所以不会把长城连在一起,而这种空隙,也让游牧民族的人有了可乘之机。
等到秦一统,长城连在一起,草原上的牧民们才发现,自己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掠夺了。
可按照现在的学者们的计算,长城的最高也不过是7.8米左右,远远比不上那些高达十多米的城墙。
这样一座“矮”的长城,如何抵挡得住那些野心勃勃的异族?
这么矮为什么能挡住侵袭
在草原上,游牧民族可谓是马背上的国家,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家当打包起来,带上马匹,直接四散而走,马匹也成了他们最大的财富。
长城虽然很低,但马肯定跨不过去,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游牧民族最擅长的就是机动性,只要马儿跑得快,他们就战无不胜。
可长城直接拦在了必经之路上,他们跑的再快也没有用了。
在这么高的地方,箭矢刚刚好,任何一支小队想要从城墙上跳过去,都会被守军发现,然后一箭射杀。
长城本身并不算太高,不过,也只能够凭借着“云梯”“攻城车”这一种“器械”,硬生生地将其给打破掉。
而且,如何将这么多的机器,从没有开辟过的山道上运送到山上,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守城”从来都要比“攻城”简单,根据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一般来说,攻城战的死亡率要高出六倍。
长城的高度虽只有7.8米,但抵抗艰难地“爬”到山上的匈奴人,对于守城士兵而言,是绰绰有余了。
到了现在,长城已经不需要抵御外敌了,如今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用来修缮长城,让其永远的保留下去。
在我们看来,如此宏伟的世界奇迹,怎么会被西方人说成是给欧洲带来灾难的?
害惨欧洲
长城的建立,使得游牧民族已经不能在境内进行劫掠了,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他们之间经常会发生战争。
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越过长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将目标转向了遥远的欧洲,来到欧洲大平原后的他们,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横行无阻。
在罗马时代,欧洲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被匈奴的恐惧所支配,在中古时代初期,马扎尔人发动了另一波入侵,而马扎尔人就是被北魏打败的柔然部落。
在公元6和7世纪,突厥帝国崛起,它曾经向东罗马帝国进军,而突厥的可汗兵临城下的时候,自称为“世界之主”,而13世纪时,蒙古崛起,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
这也难怪欧洲会对长城有如此大的心理阴影。
结语
现在长城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文化遗产,长城也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有句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
但愿几千年以后,我们的子孙还可以继续观赏绵延上万公里的中国长城,这条“东方巨龙”。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shenghuo/65240.html
长城不到8米高真能御敌?西方教授表示:中国长城改变了世界格局由北斗资讯网 生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长城不到8米高真能御敌?西方教授表示:中国长城改变了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