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

  

<<·——前言——·>>

随着高考结束,各地成绩陆续出炉,各家学子也都紧张而又期待的等待最终的结果,华坪女高就在此时登上了热搜。不过这一次,对这所学校、对张桂梅老师的不是敬意,而是贬低与讥讽。

事件来源于微博一位百万粉丝的大V,他在#高考结束张桂梅又躲进空教室#的词条下,突兀地发文,称华坪女高至今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又高高在上地指出华坪女高生源质量差,学生天赋不够,煞有介事地批评小镇做题家式的教育方法不行,最后假模假式地感叹张桂梅校长和华坪女高的前途堪忧,陈词慷慨,俨然一副教育界泰斗的阵仗。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


这篇文章发出不久就冲上了热搜,引来骂声一片,不得不说百万博主是懂得流量之道的。这位看似言之凿凿认真分析,似乎当真痛心这所学校考不出清北的学生,可他却看不到华坪女高这所学校的意义……

<<·——大山里的女校——·>>

2023年6月7日,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再一次把她的学生们送进考场。这是华坪女高创立的第15年,而她们是张桂梅校长送考的第13届学生。这个全免费、只招女孩的高中,有着综合上线率100%的好成绩,2000多个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


这个改变了上千女孩命运的学校,是由张桂梅校长一手创办的。40多年前,年轻的张桂梅和姐姐一起,从家乡遥远的黑龙江千里迢迢奔赴云南,参加“三线建设”。那时候的张桂梅活力朝气,当播音员、做宣传队长、搞妇女权益,她的未来明媚又充满希望。

八十年代张桂梅认识了在学校当校长的丈夫,二人定居大理,生活幸福。然而仅仅六年,丈夫就因为胃癌离开了人世,她的美满人生戛然而止,过度的悲伤让张桂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3)


她申请调离了大理,孤身来到了贫穷偏远的华坪,在这个仿佛和世界脱轨的落后山村,张桂梅看到了真正的贫穷。

十几岁的女孩子,好端端的假期结束就不来上学了,张桂梅放心不下去家访,却发现孩子已经被家里人嫁出去了。还有的女孩偷偷和她说:“我想读书的,我爸不让我读了,他们说女孩读了也没用,反正要嫁人的”。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4)


嫁人、生孩子、干农活,一眼看得到头的悲苦,仿佛就是这些大山里的女孩既定的命运。

张桂梅心痛不已,翻来覆去地努力想为这些女孩做点什么,她每个月的工资,除了必要的饭钱,全都用来接济她的学生,每天只吃稀粥咸菜。

但这个地方太穷了,一个家里但凡有一点点的资源都要向家里的男孩倾斜,而女儿是“终归要嫁人的”,这样的思想深深的驻扎在人们的心中。张桂梅很是痛心,她坚持觉得不能放任这些女孩在命运中沦落,一个女孩子受到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从而改变所有女儿的命运。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5)


于是她萌生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那就是办一所女校!

张桂梅身体不好,她做过zi宫肌瘤手术,身体亏空的厉害。但是在这件事上,她英勇得像是超人。每每看到班上少了学生,她就翻山越岭地找过去。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6)


随后告诉她们的父母:“这个孩子一定要带走,一定要给她读书”。

又宽慰泣不成声的女孩:“跟老师走,在我那儿住,在我那儿吃,你就好好读书就行”。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7)


她不舍得放走任何一个学生,她比谁都清楚,一个没有读书的女孩会面临怎样的人生。这个积贫累弱的村庄在愚昧和落后中循环,“读书无用”、“早点结婚生子才是女孩该做的事”,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像是遗传在村民的基因里,让这里的女孩“看不见天日”。

但是办女校的想法虽美好,实操上却困难重重。张桂梅一个普通支教老师,一没有钱,二没有人,她用最原始的方法去街头募捐。看到有人她就上前去说:“我要办一所女子高中,你能不能支持一些,五块十块都行”。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8)


大部分人不理睬她,还有的觉得她是骗子破口大骂,说她戴着眼镜看起来也是个读过书的,不去挣钱反而来骗人。没有人相信她说的话,没有人觉得她想做的事能做成。五年的时间里,张桂梅只募捐到了堪堪一万元。

直到被记者看到,采访报道了她的事迹,在相关部门的帮助扶持之下,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创立。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9)


<<·——艰难捞出的96个女孩——·>>

华坪女高的第一届招收了100名学生,最后坚持到毕业的有96名。

这所学校成立的最初,是难以想象的艰难。设施简陋到根本称不上一所“学校”,没有围墙,没有食堂,甚至没有厕所,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学生们的基础薄弱,老师也不够,她们根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能埋头刷题、背书、下苦工。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0)


为了让她们的成绩提上来,张桂梅制定了严苛的作息,她规定学生们早上5点起来背书,每餐吃饭不许超过十分钟,夜里学到12点后才能休息。

她当然知道这些孩子辛苦,也明白这不是好的学习方法,在采访中张桂梅心疼地说:“我知道刷题不好,可是没有办法,如果不这样,我的学生就上不了好大学”。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1)


而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也都在成长后选择了回馈社会。

首届毕业生中的周云丽,从华坪女高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她在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了宁蒗县的中学教师编,改变了自己原本困在大山的命运。但听说华坪女高缺少老师,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待遇优良的工作和体面的未来,义无反顾地来到华坪女高做一名数学老师。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2)


现在周云丽教导这些学生,就像穿越时光教导多年前的自己,她是从华坪女高改变了命运的人,现在她也可以帮助其他人改变了。

同为女高的第一届学生,吕朝丽则投身警察行业,工作后的每个月,她都省下500元寄回学校。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3)


还有毕业生高世婷,考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毕业后回到华坪县医院检验科做检验员。毕业生何先慧,在华坪县第二中学当初中数学教师……

这些从华坪女高走出去的学生,都成为了传承女高的薪火,被问到放弃更好的生活回到女高会不会不甘心时,她们平淡地说:“老师老了,我们也长大了,该让我们接手这份事业了”。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4)


曾经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叫这条小鱼在乎。讲一个小孩在沙滩上,把潮汐搁浅的小鱼奋力扔回海里,有人劝他,他一个人是捡不完的,也没有人在乎他的努力,小孩告诉他:“这条小鱼会在乎,这条也在乎”……

张桂梅校长的举措固然不能改变全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无法改变所有女孩的命运,但是从华坪女高走出来的每一个女孩,她们会得到新生,她们就是被救下的小鱼。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5)


<<·——奋力托举,让女孩们走出大山——·>>

这条微博背后的逻辑,简单的像是单细胞的草履虫一样。他觉得考不上清华就是不成功的,培养不出清华学生的华坪女高和张桂梅,也配不上媒体和大众的赞扬。更是大肆批判“小镇做题家”式的教育,称这些学生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没有天赋的垫底学霸。能说出这些话的人,苍白得像是从来没接受过中国教育。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6)


考不上清北就是失败吗?也许有人听过云南十八怪,其中一怪叫做【抱着娃娃谈恋爱】,说的就是当时的很多女孩子都没接受过教育,早早的被嫁出去结婚生子,在这之后才慢慢成长,于是又抱着孩子去谋新的生活。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7)


华坪女高改变的就是这些人的命运,她解决的是“女孩没有书读”的问题,改变的是上不起学处于困境中的女孩,这些意义不是一句“没有清北的学生”就能抹去的。

从小的角度来说,能从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的山村,通过努力考到大学,给自己摆脱原始的生命轨迹的能力,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8)


从大环境来看,教育资源的不均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落后的地区天然的劣势,不要说清北,能考上本科都是日日夜夜熬灯苦读才能搏来的前程。

但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大山里的女校校长能改变的,她能给这些女孩一个受教育的机会,给她们读书的权利,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19)


再者“小镇做题家”就应该被指责吗?原本只是一些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无奈自嘲的话,如今竟然成了这种所谓大V眼中的贬义词。

“小镇做题家信奉的那套:刷题、背书”、“天赋面前, 努力不值一提”、“再怎么努力也就上个一本二本了”,不知道这位大V智商几何,才有底气说得出这样的话。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0)


对于大部分资源条件普通的平凡人来说,“小镇做题家”已经是现实中的最优解了。高考已经是现今社会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了,以分数为标准,以试卷做评判,只要做得出题,就能有一次冲破阶层改变命运的机会。

就像张桂梅校长说:“不这么干,我的学生就上不了浙大,现在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厦大、川大、武大”。“小镇做题家”们做的不是题,是她们改变人生的机会。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1)


<<·——华坪女高的历史,仍在书写——·>>

类似这位所谓大V的质疑发言,张桂梅校长一路走来已经听过不少了。这些年大众感动、赞扬她为大山里的女孩呕心沥血的付出,但一直有别有用心的人批评甚至辱骂。说她沽名钓誉,说她办女校是性别歧视。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2)


张桂梅校长从来不为这些言论生气,她只是平静地回复:“之所以“攻击”她,是因为不了解罢了”。

教学工作非常辛苦,张桂梅还要照顾这些女孩的心理和身体。谈起这些辛苦,张桂梅说她这一辈子,不管怎么样,是救了一代人,只要她们过得好,她就很满意了。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3)


凭借着坚韧非常的毅力,张桂梅在华坪创造了教育的奇迹,这些学生们成为了教师、警察、医生、军人,她们会继承张桂梅,继承华坪女高的意志,继续书写历史。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4)


<<·——结语——·>>

建校之初,张桂梅校长为华坪女高定下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5)


在张桂梅的眼中,每一个为了读书咬紧牙关的女孩,都是一座高山;每一个身处困境却不放弃挣扎的女孩,都会屹立群峰之巅;每一个能在深夜苦读,立志改变命运的女孩,都是英杰。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6)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图27)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shenghuo/62295.html

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由北斗资讯网 生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华坪女高培养不出清北的学生?“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该走下神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