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学历贬值时代,大学生如何避免“毕业即失业”?

  

现如今,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以后,社会上高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多,身边上过大学的人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很多更高学历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没有优势。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无论什么东西数量变多了,那么它的价值自然而然就会降低。面对就业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历贬值”正在不断加剧,而刚刚经历了高考即将开启大学生涯的高三考生们,又该何去何从?

巨浪教育特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给目前填报志愿的高考学生分享一些看法和观点。

学历贬值时代,大学生如何避免“毕业即失业”?(图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 陈志文

以下为经过编辑的采访实录:

陈志文:现在大家都有上学的条件和机会了,几乎人人都能上大学,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大学生没有特别标签了,只能说上学代表你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所以在某种程度我们要习惯大学生的失业。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反过来讲,当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候,我们也要意识到,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必然就有工作,或者说体面的工作。因为大学毕业生几乎占到了新增劳动力的80%,我们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1158万人,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肯定超过1200万。所以我总说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解决了基本民生问题。

如果我们把大学生群体替换成非大学生,把大学生的标签拿掉,那我们大家是不是可以认可有人失业?如果人人都是大学生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认可有大学生是失业的。

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高学历不再等于好工作

巨浪教育:是,今年16-24岁的失业率已经达到20%。

陈志文:我认为这个数据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因为主要是有大学毕业生涌入市场。去年最高的时候是19.9%,今年3月份的失业率就达到了19.6%,4月份达到20.4%,马上要公布5月份的,我坚信会比20.4%还要高,我们的正常规律是7月份的失业率是最高的。

巨浪教育:所以可以说,目前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可以提供给大学生。

陈志文:不是说没有,我认为是有的,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就业期望值和学历值之间不挂钩,一旦学历越高,我们的期望值就会越高。打个比方,一个本科毕业生想去端盘子,这个孩子想去端,他父母还嫌丢人呢,对吧?

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后,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不是上大学必然就有高回报,它只意味着给你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并不等于必须给你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如果这么算回报的话,我们就不要养孩子了,养孩子本来就是亏本的买卖。

精英教育的时代是因为稀缺性,导致在用人上等于提前筛选了。但是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后,就意味着无论你是博士还是专科,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最后还是要靠能力胜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很优秀的专科生过得很好的,有的是博士的,却未必。

如果按大学生必须有个好工作的这种说法,那我们倒退回精英教育时代,让大量的人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大家答应吗?我坚信绝大部分人不会同意。大学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平台,培养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所有胜出的还是靠什么?靠你的能力,而不是这张文凭,这张学历。

孩子考上大学未必有高回报,是今天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真相

巨浪教育:所以现在时代有一个话题是学历贬值,您觉得存在这个问题吗?

陈志文:当然是存在的,但学历贬值是相对于它的稀缺性讲的,什么叫贬值?如果我是个专科生,你是个博士生,最后我比你混得好,是不是你让它贬值了,不是我让它贬值了。贬值这件事儿是客观的现象,但是为什么会贬值?是因为稀缺就有价值,不稀缺就没价值。

巨浪教育:咱们刚才说有人是从小学到研究生有20年的时间都在上学,这个不光是金钱上的投资,还有时间成本。

陈志文:但没有人逼你走这条路。

巨浪教育:是的,但是现在有个趋势,比如就业市场上的很多岗位要求是硕士以上的学历,会有类似这样的门槛。

陈志文:我觉得每个人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后,几乎人人都能上大学。包括研究生招的100多万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读大学,是不是要读研究生?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判断。

在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中,就有一项是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为什么有内卷呢?就是没有正确的定位,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出发点,一个人生发展的出发点,我们要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和定位。

巨浪教育:面对当下的就业环境,您的建议是不要为了学历而盲目地去内卷,而是根据自己的定位选择。

陈志文:就跟我们之前讲的人工智能你要不要学是一个道理,不是说这个好,我就去干,应该问自己是不是适合干?比如说我鼓励大家尽量去学理工科,但是反回来讲,你根本学不了,那就不要为难自己了。

现在很多人都比较盲目,我们要认识到有些工作并不等于大家都能干、都适合干。人生是扬长避短的,成功的人有他的成就,是因为他的长处,不是因为他的短处,所以我们应该找自己更适合干什么,而不是说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举个例子,喜茶的创始人是一个高职毕业的学生,是靠学历吗?不是吧。马云是一个专科毕业的英语的学生,是靠学历吗?也不是吧。当然这两个人差了几十年,如果马云是精英教育时代,文凭还有价值,那在现在一个高职的学历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所以他们不是靠那张文凭给了一个护身符。如果今天大家仍然是想靠一张文凭就谋得一份体面的或者有保障的工作,那你的风险是不可控的,因为如今的文凭已经不能给你这个保证了。

文凭不再是就业护身符,认清自身竞争力才是王道

巨浪教育:很多学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学习,然后又面临高考报考这个重大的节点,他们怎么通过教育路径的规划,或者说填报志愿的规划来规避毕业即失业的问题?

陈志文:没有人能告诉你哪个路径毕业就一定不失业的。我反过来问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给我一个路径,哪怕要我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只要最后我能当上市长,或者能当上总经理、董事长这种的都行,但是你能给我这样一个路径吗?恐怕不行吧。人生是不可规划的,所以不存在这样的路径,也没有人能给你保证。只有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

现在普遍出现的这种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有很多人都是著名大学毕业的,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吗?不是,是因为他们不满意各种工作,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才挣这点钱,不值得。所以好多人用出国留学,考公务员,考研究生等等这些理由来逃避就业压力。

巨浪教育:刨除这种不愿意去就业的,以目前这两年的就业市场来说,确实很冷淡,包括很多的大厂都在裁员。

陈志文:大厂的裁员本身来说,就是某一个行业在高热的时候出现的短暂现象。互联网大厂的高薪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在只是在某种程度的一个回归而已。所以我个人觉得,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规范,只有规范之后,差距才会越来越小。某些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差距悬殊永远都存在,但是巨大的差距是不可持续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厂裁员和就业冷是两回事,普遍只是经济形势不好。我们如果把考研的报名人数和GDP的增长速度画两条线,那就是个负相关系,典型的经济朝下走,考研人数快速增长。

这背后说明了什么?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就业岗位或者体面的就业岗位少,需求不旺盛。所以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还是发展经济的问题,其次是教育要检讨是否培养出了适合的人才,第三是个人要检讨是否努力奋斗了。

巨浪教育:我觉得您这点说得特别对。所以高考并不是一考定终身,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考进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方向也未必是自己的专业,更多的还是在于干什么更重要,而不是选什么更重要。

陈志文:对,想要有选择的权利,高考这个节点上就考得好些,分数越高,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

巨浪教育:报考优先选理工科的,有技能型的,但最终还是要看自己适合和喜欢的那个方向。

陈志文:是的,再好的专业你学不了,那就是为难自己,人生总归一句话,扬长避短。同时我更想提醒大家,现在的高考已经不再是一考定终身了,著名的大学也并不一定是护身符了,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胜出。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shenghuo/62238.html

学历贬值时代,大学生如何避免“毕业即失业”?由北斗资讯网 生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学历贬值时代,大学生如何避免“毕业即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