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

  
父慈子孝,这是千百年来满怀向往的人伦圣境。可三国时期,身为曹家主的曹操却屡次施以严厉的教诫于嫡长子曹丕,甚至举剑相向,似乎违背了仁慈宽厚的父亲形象。
然则,这位父亲的严苛背后,又有怎样的缘由存在?他是否真的背负着厌恶嫡子的不义之心?亦或只是对儿子的一种特殊教导?许多疑问值得我们深思。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1)
公元197年,正值东汉末年,天下纷乱,各路豪强互相攻伐。这一年,曹操接纳了反叛李傕的张绣,取得了宛城。当晚,他对张绣年轻貌美的姨母产生了好感,流连忘返于女子的住处。哪知张绣突然反悔,在深夜率军袭击曹营。
这场战乱中,曹操的大将典韦奋勇杀敌,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典韦临死前放倒数十名敌军,以一当十的勇猛令人赞叹。而曹操的长子曹昂得知父亲遭袭,也立即率领一小部分士兵驰援。但敌人数量太多,最后他为了掩护父亲撤退而壮烈牺牲。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2)
这场变故让曹操痛不欲生。他原本视曹昂为最有希望的继承人,对他的英年早逝无法接受。更让曹操难以释怀的是,这场变故本不该发生。若不是他一时贪恋美色,整个曹营就不会被偷袭,典韦和曹昂也不会白白丧命。
这场宛城之变,成为日后曹操厌恶曹丕的重要转折点。曹昂死后,其生母丁氏心如死灰,与曹操离异抚养幼子去了。而曹丕的生母卞氏得以在此时崛起,取代丁氏成为曹家的正室。
在曹操心中,他始终认为曹丕母子是这场悲剧中得利最多的人。如果不是宛城之变,曹昂原本有望顺利继承曹家主的位置;而卞氏要取代丁氏成为正室也极为困难。现在好景突如其来,实在叫人难以接受。这份难以抑制的怀疑与不满,成为日后他对待曹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3)
短短几年间,曹丕已经成长为曹家的嫡长子。从各方面来看,他都具备了接班人的条件:相貌英俊、身手敏捷,诸子百家博览群书,既能云山雾绕吟咏写作,又能言谈举止不失风度。
可就是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曹操仍然难以对他释怀。于是,曹丕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讨好父亲,赢得他的欢心。最终,他选择了大力推崇自己最得力的弟弟——三子曹植,来展示自己的睿智与气度。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4)
的确,曹家三子曹植从小就是文学方面的奇才。他博览群书,诗词歌赋出神入化,是当世公认的才子。曹操素闻三子文章出众,也对他格外偏爱。一时间,在公开场合,嫡长子曹丕对曹植推心置腹,颇有兄友弟恭之乐。这也暂时抚平了曹操的不满,让他看到曹丕的成熟稳重。
然而好景不长,无奈权力易变人心。没过几年,兄弟两人间的关系就已阋壁分明,不再有从前的亲密无间。在多次事件中,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明显在打压和陷害曹植。连曹操看在眼里,也为兄弟间难堪的关系痛心疾首。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5)
与此同时,曹家小儿子曹冲得到了父亲的溺爱。这位少年文武双全,果敢勇猛,又有才华横溢,颇有甄宓之辉的天赋异禀,深得曹操的喜欢。
曹冲从小就展露出过人的勇武,曹操便极为看重。他精通兵法,训练有素,每每上战场就是一员猛将。可这个英姿飒爽的少年,却远没有表面看上去的冷漠刚强。他内心极为敏感,有些自卑,极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6)
这份心结恰好被曹丕抓住了把柄。他开始在曹操面前多次挑剔曹冲的过失,丝毫不顾及少年脆弱的心性。最终,在一次决战中,好胜的曹冲深入重围后撤退不及,壮烈牺牲。曹操闻讯悲痛欲绝,在取回儿子遗体时控诉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似乎在怀疑幼子之死与嫡长子焉有关联。
曹丕则面无表情,语带讥诮地劝慰道:“父亲切勿伤感,儿子正是因为太过意气用事,才落得如此下场。”眼中满是得意之色,仿佛这正是他的心腹大患得以消除。曹操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了解儿子的心思,决不会再给他任何可乘之机。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7)
我们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掌控者。他称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封自己为魏王,把握着当世的最高权力。这时一个二十来岁的儿子忽然要求分权,哪怕是嫡长子,他也绝不会心甘情愿地松手。
而他身边谋士贾诩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贾诩提醒曹操,当年袁绍、刘表把大权独揽,最终培养出了两个懦弱无能的继承人。袁尚和刘琮都深受无能的印记,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国家大业。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8)
曹操沉吟良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过分掌权确实会害了曹家的前程,让他这个心血来潮的决定埋下祸根。于是他开始传位给曹丕,准备让他经受些风吹雨打,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君主。
但作为权力掌控者,他自己也没能完全放手。在之后的岁月里,曹操还是会对儿子的作为挑剔。他总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会被这帮草包儿子毁于一旦。尽管曹丕已经证明自己颇有作为,但曹操的这层疑虑仍然无法消除。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9)
归根结底,曹操作为一国之主,他的作为和想法更多源自对权力的考量,而非单纯的父子情谊。他需要一名强势而聪慧的继承人来巩固曹魏的江山万世基业,但曹丕目前的表现着实不尽人意。
所以,他利用嫡长子与同母弟的矛盾,以另一子曹植来制衡曹丕;他怀疑幼子之死与曹丕有关,也加大了对其的规训。这些严厉的做法,都源自其功利的帝王心思。
而对内,他也深感这些丑事影响了曹家的声誉,因此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我们从史书中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足见父慈子孝,即便是当世君临天下的曹操,也难以完全做到。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图10)
他的苛责都源自巩固权力的考量,并非真的背负不义之心。我们不应轻视三国时代这位雄主,因为正是他开创了魏业伟业的基业;也不应苛责他不为人父,因为他身负万乘之重,所作所为皆为国家大计。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gushi/65493.html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由北斗资讯网 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这也是一种帝王手段,与抢夺甄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