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说起乾隆就会联想到纪晓岚,清剧给人的印记可谓是根深蒂固。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此外还有《戏说乾隆》等等。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1)


而事实上,乾隆学习汉代文化可以说是如痴如迷,其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位帝王总是喜欢把纪晓岚带在身边的原因之一。

由此也引出今天的话题,乾隆出一上联,堪称是绝对,那么大学士纪晓岚又是怎样应对的?

为什么说这君臣俩的对联堪称经典?今天就来说说这事。

学识渊博堪称巅峰

今天我们常说的纪晓岚其实是人家的字,这位的原名叫纪昀,字晓岚,道号观弈道人,又称孤石老人,出生在河间道献县,也就是窦建德当年定都的地方。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2)


纪晓岚自幼文思敏捷,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我们经常在清剧中看到纪晓岚常常不离乾隆爷左右,甚至与和珅有着一决高下的趋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纪晓岚并不接近朝政大事,他的活动半径也不过是纂编四库全书,再一个就是帮着和珅给乾隆逗乐子。

因为在乾隆的心里,纪晓岚只不过是才华过人的穷酸秀才而已,岂能与当朝宰相和珅相提并论。

既敬重华夏文化又看不起儒家的做派,是满清的矛盾心态。

反过来说,乾隆又何尝不知道和珅的贪腐,甚至有传言说和珅的家产能够抵上半个中国。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3)


然而乾隆二十年与和珅打交道,彼此也算是有一定的感情。

也就是带这样的情感,乾隆也是借助纪晓岚的调侃搞笑时不时敲打一下和珅,为的是给对方提个醒,适当收敛一下。

不过乾隆知道,满清统治大中国,不能拿着满清的文化来与华夏文明相抗衡。

于是便一心专研汉文化,而纪晓岚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老师,而且很听话。

这样一来就把纪晓岚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到皇帝的颜面,总不能叫乾隆落下风才是。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4)


也就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纪晓岚在与乾隆交际的时候,往往是以诙谐搞笑的风范出现,有时候甚至装着愚钝,这样才能博得乾隆的欢欣。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乾隆一生能够创作出几百首诗,而纪晓岚仅仅是出版了《四库全书》,因为直面这样的争强好胜的帝王,纪晓岚又如何推出自己的原创?

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纪晓岚就是乾隆的御用文人,是帮着人家修修补补,装装门面,哪里还有空间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乾隆曾经这样写过一首诗,只只片片又一片,三片两片五四片,七片六片八九片。

往下实在是没有思路写下去,总不能这样一直数数吧。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5)


纪晓岚一看乾隆陷入尴尬没法继续,于是灵机一动,顺手给乾隆爷递个条子,乾隆一看心中大喜,于是继续写道,大风一吹都不见,于是完美收官。

其实纪晓岚在乾隆时代并不受爱见,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和珅在时时处处作梗。

更关键的是乾隆时代的文字狱非常猖獗,纪晓岚自己也曾多次身陷囹圄。

比如迄今保留在乌市的岚园,其实就是当年纪晓岚被流放新疆的所谓的阅微草堂。

说明纪晓岚因为文字狱株连,曾经在新疆生活两年之久。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6)


有很多人在看清剧的时候有些疑惑,纪晓岚刘墉和珅这三个历史人物关系拎不清,其实纪晓岚的老师就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可以说是刘墉的师哥。

只不过纪晓岚偏重文化层面,而刘墉却是全才,内政外交可谓是无所不通。换句话说,纪晓岚强项是写诗作画,刘墉的强项是应付朝政。

清剧对于刘墉纪晓岚的对峙和珅大加渲染,而事实上,纪晓岚与和珅甚至可以说是好朋友,而刘墉与和珅完全是死对头。

华夏文化君臣商榷

回到话题,在华夏文明中,对对子在当时是很是高大上的行为。

对子又叫楹联,上下联之间既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又必须字韵对仗,难度系数很大。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7)


在历史上,纪晓岚的对子功夫很是老道,就按他自己说的,在大清朝还没有他对不上的对子。

这句话很是骄傲,也引来乾隆的不满,于是君臣时常为此闹些笑话。

话说这纪晓岚喜欢抽旱烟袋,因此得名纪大烟袋,这一天正吸烟忽然看见乾隆来了,纪晓岚一时慌乱居然把烟袋给塞进自己的靴筒里。

可能乾隆已经看见纪晓岚的小动作,故意给这位出个上联,池塘里面的莲藕,攥紧红拳要打谁?

纪昀急着要走,连忙应对,靴子里冒烟难道要烤乳猪?乾隆一看纪晓岚着急慌忙的样子,只能放过他。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8)


在纪晓岚还是穷酸秀才的时候,这一天路过一个寺庙,本想给这庙门写个对联混口饭吃,没想到主持是个很抠唆的和尚,不过纪晓岚还是给写了个楹联。

半年之后有个考官的人路过此地,一看这对联哑然大笑,和尚们感到奇怪一问究竟。

考官说你们当年没有给人家写字之人吃饭吧?众和尚一脸茫然。

考官指指上联,日落残香,扫出一点凡心,这里的香没有日是个什么字?不就是个禾苗的禾吗?凡心的凡要是把这一点扫去,是什么字?不就是个几吗?

再来看看下联,炉寒火尽,需把一马栓牢,这里的炉没有火字边就是户,这个户字头加上一个马,又会是啥字?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9)


禾苗的禾加上几不就是秃?户字头牵匹马就是驴,这上下联暗合两个字,这就是秃驴。

也就是因为你们不给人家饭吃,这才出此楹联,这个作者一定是纪昀。

再回来看看这一回乾隆给出的上联,鼠不论大小都叫老鼠。

应该说这个上联很是刁钻,确实老鼠这个称谓不分大小,问题是下联该怎样应对,连纪昀也很犯愁。

这一方面是因为很难再找到另外一个动物与之对称,再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老字,也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10)


这也就界定了纪晓岚的下联必须是动物,而且必须用一个相应的单字来对仗这个老字,看着纪昀一脸发愁,乾隆想着终于难住这位大学士了。

纪晓岚也确实犯愁,于是便在堂下走来走去,嘴里还在念叨着这个上联。有谁知乾隆挂在屋檐下的一只八哥也学会这一句,叽叽喳喳念叨不停。

纪昀正发愁之间,忽然听见八哥的叫声,灵机一动,于是下联便随运而生。纪晓岚笑着看着八哥脱口而出,鹦有雌雄都叫哥。

这一下却惊醒在一旁暗喜的乾隆爷,这下联来的也太快了,而且很是对仗工整。

首先鹦对鼠,大家都是动物,而这里的哥并不论鹦鹉是雌还是雄。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11)


因为鹦鹉能学习人的说话,人们俗称巧嘴八哥,而且不管雌雄鹦鹉都是这样叫的。

这一点与老鼠不管大小都叫老鼠一样,很是工整。

其实对于华夏文化,满清贵族们也是无不崇拜。尽管作为异族来统治中国,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感人至深,即便是蛮夷也会被同化。

结语

纪晓岚与乾隆对对子,一方面说明他们君臣之间和谐相处,也算是国家民族之大幸。

再一个更重要的是,纪大烟袋也算是满清皈依华夏文化的见证人和助推者。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图12)


其实在华夏文化大熔炉里,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兼容互通,这才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内在关联,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gushi/63536.html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由北斗资讯网 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