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孔府的文书执掌人员,需要处理哪些方面的政务?
- 故事
- 2023-07-28 12:44:06
明代从中央到地方各官署都设有专门执掌文书的人员,以负责处理日常政务活动中的各类文书。
如六部、都察院的司务、照磨、检校等,各省三司的经历、都事、理问等,府县的经历、照磨、书吏等。孔府作为孔子嫡裔衙宅合一的府邸,属于官署范畴。
衍圣公在定期朝觐进贺、管理府内官属、统率族人及其他圣贤后裔、处理祭田及员役纠纷等各种活动中,形成了大量文书。
文书从制作到发出,文书执掌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群体均语焉不详,且有讹误。
研究这一群体,对于明晰孔府行政组织结构、理清孔府文书运转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利用明代孔府档案及相关文献资料,拟就这一群体的职位与品级、选任与条件、待遇与职掌等方面作一述略。
一、职位与品级职位
明代孔府文书执掌人员有掌书、知印、书写、奏差、撰表生等职。掌书,设置于元成宗元贞二年。
孔尚任《阙里志》载,“元元贞二年,袭封衍圣公咨呈兵部,移会吏部,准设掌书一名”。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亦载,“掌书,设自元成宗元贞二年”。明代沿袭此职。
知印、书写、奏差三职,其设置时间目前有洪武元年、二年两说。洪武元年说,如《明太祖实录》:“甲辰,置衍圣公官属,曰掌书曰知印,曰奏差,曰书写,各一人。”
《明史》:“洪武元年授孔子五十六代孙希学袭封。其属,掌书、典籍、司乐、知印、奏差、书写各一人。”
孔胤植重纂《阙里志》:“明洪武元年十二月十九日,礼部议设官员人数,奏准额设官属人等掌书一名,书写一名,知印一名,奏差一名。”
洪武二年说,如陈镐《阙里志》:“二年正月,赐袭衍圣公属官三员,管勾、典籍、司乐,掌书一名,书写一名,知印一名,奏差一名。”
孔尚任《阙里志》:“明洪武二年奉旨,衍圣公府准额设书写一名、知印一名、奏差一名。”孔继汾《阙里文献考》载:“知印、书写并明太祖洪武二年建。”
事实究竟如何?据《朱元璋与孔克坚、孔希学对话碑》《洪武二年钦赐属员碑》二碑记载,洪武元年十一月,明太祖在谨身殿授孔希学爵位,并设置知印、奏差等官属。
同年十二月十九日,礼部尚书等官于谨身殿西廊下奉旨,合设衍圣公府知印等职人数。洪武二年,衍圣公接到旨意,于府内设置知印、书写、奏差等属官。
因此,知印、书写、奏差三职,于洪武元年奉旨设立,洪武二年在孔府正式设置。撰表生。
明代孔府档案中还有其它史料未载的撰表生一职,如“王士英系本府撰表生也”,该撰表生的身份为生员。但撰表生的设置时间、品级等,受资料限制,尚待进一步讨论。
品级。掌书、知印、书写的品级,初无定制。据孔府档案记载:“至圣庙掌书官一员、书写官一员、知印官一员。历次恭逢覃恩,俱以正七品衔给封,并非新设。”
大致可判定品级为正七品。奏差的品级亦为正七品。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就载:“奏差一员,正七品,掌赍衍圣公表笺章奏。”
既有研究也指出,“到了明代,制度规定吏职出身最高不得超过七品”。故而孔府奏差与掌书、知印、书写一样,均为正七品。
二、选任与条件选任
孔府文书执掌人员的选任,皆由衍圣公保举具名,咨请题补。
《洪武二年钦赐属员碑》对此有明确记录:“本部议得奏准额设官属人等,宜从袭封衍圣公举保堪用人数具呈都省,以凭铨用。袭封衍圣公官属,掌书一名、书写一名、知印一名、奏差一名。”
明初,掌书、书写、知印等皆以流官充任。《明史》谓:“孔子五十六代希学袭封,其属掌书、典籍、司乐、知印、奏差、书写各一人,皆以流官充之。”
崇祯年间发生的一起有关衍圣公属官是否归曲阜县考察的案例,说明各级官府认同管勾、司乐、典籍等属官归曲阜县考察。不难发现,延至明末,这些职位基本上仍以流官充任。
选任条件。对于奏差、掌书、书写、知印四职,“惟有择其谨慎办公,字画端楷,是以定例”。之所以侧重于“谨慎办公,字画端楷”,乃由其工作性质所决定。
此外,孔府还规定:“凡表笺、疏奏,其撰文、书写、用印、捧赍俱要详慎,如有错遗损坏者,其经管员役俱从重拟问,凡因祭祀、宗族公事咨会各衙门。其行移体式俱有一定旧规,错讹者该承管拟问。”
由此看出,文书执掌人员需要具备很好的文书工作能力和素养,以便能在孔府对外的信息沟通、传达方面履职尽责。根据办公职能的不同,亦有相应的不同条件。
如奏差一职,选拔条件为“年力精壮、家道殷实”。明代孔府档案载有选补奏差一例,原文如下:太子太傅·袭封衍圣公府,为选[补]奏差,以供赍奏事。
照得本府奏差员缺,合行选补。今选得曲阜县民籍陈裔远,年力精壮,家道殷实,堪补前缺。为此,合行劄付本员,照劄事理,即便在府供事。
本员务要恪守府规,毋得怠玩,取咎未便。须至劄付者。
三、待遇与职掌待遇
掌书、知印、书写的俸给沿袭元制。元代规定,“内而朝臣百司,外而路府州县,微而府史胥徒,莫不有禄”。
就孔府掌书的俸给来说,在元代由官府支给,明代则改为在衍圣公免粮田内支给。其数量和支给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孔尚任《阙里志》有较为详细地记载:其掌书俸给,大德五年准照散府司吏例,月支中统钞七两、米七斗。
至大四年,准比照六部令史例,月给禄米二石,俸钞一百二十五两,于济宁路就便支用。明洪武二年奉旨,准设掌书一名,比照翰林院令史,月给米一石,于衍圣公免粮田内支领。
其年免衍圣公本户田土税粮三十顷,盖为府属官吏作籽粒也,至今相沿。书写一名,其俸给比照掌书。知印一名,其俸给比照掌书。至今相沿。
衍圣公差遣掌书赴京公干时,明廷还会支给掌书廪给。《明会典》载:“十六年奏准衍圣公差来掌书俱支廪给,医兽、家人、庙丁支口粮。”
天启四年的一份档案还提及奏差俸给:“五屯丁粮已经拨给管勾征收,以供奉祀及属官俸给、掌书等役籽粒、科贡、车价等项应用。”
据此可以推知,奏差俸给亦是从衍圣公免粮地内支领。除了享有俸给外,孔府文书执掌人员是否还享有优免特权?
目力所及,尚未见到明确的制度规定,但依《嘉庆年间庙府属官请优免差徭》所载:“据本爵府署赍奏谷蕴贤呈称,切职蒙恩选补,在府供事,所有职本籍地方杂泛差徭应与齐民有间。伏乞恩准移会,优异施行。”
答案当是肯定的。郭松义也认为掌书、知印等属官都有部咨印札,并规定有品级衔封,在身份地位上和政府职官同等,是当然优免的对象。
职掌。关于孔府文书人员的职掌,主要有两种表述,且较为简单。
一是掌书一名,司文移或专掌一切文稿,书写一名,司缮写或专司一切缮誊,知印一名,司印务或专管一切印务,奏差一名,司差遣或专奉一切赍奏。
二是知印一员,掌书一员,书写一员,掌公府文书、印信,奏差一员,掌赍衍圣公表笺章奏。以下结合《孔府档案》和相关文献,作进一步阐述。
掌书、书写。明代《孔府档案》中出现“掌书”一词14次,除1处于正文中提及,其余13处均书于文书结尾署名处。出现“书写”一词9次,亦位于文书结尾署名处。
文书结尾署有掌书、书写姓名的共11件,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仅署有掌书一人姓名,共一件。该件为崇祯元年六月,衍圣公府为遵命考选知县请速发案转送事行兖州府的手本。
结尾没有书写署名,可能的情况是,书写还没有参与到文书缮誊这一环节。因为此件文书形态虽为定稿,但没有签押、判日和用印。
梳理明代《孔府档案》发现,除三件抄件外,凡结尾署有书写姓名的档案均有签押、判日和用印。而这正好印证了“掌书”的职责是负责文稿的拟定。掌书、书写联合署名,共五件。
此五件的文书结尾均署有掌书王思恭或舒应弼或高象恂的姓名,在紧接掌书姓名之后,署有书写刘世臣或徐自得的姓名,这透露出掌书、书写各司其职并共同对文书负责的特点。
署有掌书缺、书写姓名,共四件。这四件文书的结尾均有“掌书缺”“书写徐自得”字样。结尾署有“掌书缺”字样,说明在此期间,掌书职位空缺。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当掌书一职员缺时,书写不仅是文书的缮誊者,还是文书的撰拟者。如果这样,则可进一步显示出掌书、书写虽各尽其责,但遇到特殊情况,也会有变通。
此外,档案中还有一件批文署有“书写徐自得”字样,是由书写徐自得所缮写。而另两件批文中署有“掌书缺”字样,这意味着此类批文日常是由掌书负责撰拟。
知印。孔府涉及印章等项事务多归知印管理。孔尚任《阙里志》载:“衍圣公府准额设知印一名,专管一切印务。”
知印的设置,体现了孔府重视对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同时也反映出印章本身是公文具备社会公认有效性的凭信。
明代孔府档案中文书末尾有签印的文书共36件,除盖有“袭封衍圣公印”外,还有归卷骑缝印,应该均为知印所盖。
奏差。据孔继汾《阙里文献考》载:“奏差一员,掌赍衍圣公表笺章奏。”
孔尚任《阙里志》载:“恭遇千秋、元旦、冬至等令节及庆喜、谢恩等事,预期遣奏差官赍进表笺。”可知,孔府奏差主要是负责进京递送衍圣公的进贺表笺、奏本等。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档案中有记载:“随于本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具疏乞恩,将职承袭祖爵,以奉圣庙祀事,差奏差陈裔远赍奏去后”亦说明奏差陈裔远进京递送衍圣公奏疏。
不过,奏差赍送表笺奏章的职能,也会由孔府的典籍、舍人、司乐、承差等人员来承担,如“今差典籍舒应弼赍捧奏章”,“差舍人刘国栋恭进庆贺皇太子殿下”。
“今差司乐朱鼎元赍捧表文正、副本”,“批差本府承差马文秀,伴送前赴告投外”,等等。撰表生。
撰表生主要负责撰写表文,此说原因有二:一是就其字面意思而言,“撰表”即是“撰写表文”,二是其生员身份。
因进贺表文的对象为皇帝、皇太后等人,且有严格的撰写格式要求,这符合由“博闻敦行”的生员来充任的逻辑。上述文书执掌人员除本职工作外,还需完成衍圣公分派的临时性差遣。
如凡恭遇朝廷诏赦、诰敕及谕祭降临,须齐赴郊外迎迓,一体随班行礼,听候开读,恭遇遣祭阙里,须齐赴郊外迎迓。
一体随班行礼,至期入庙陪祀,恭遇颁赐书籍、祭器、御物时,须一体迎接拜受,遇日月交食,须齐集公堂,一体救护。
再如掌书会临时代理或兼任孔府典籍官、负责书写孔府过春节贴于各厅堂楼房的门联和代衍圣公书写应酬用的对联。
综上所述,明代孔府文书执掌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掌书负责文稿的撰拟,书写负责缮写,知印负责签印,奏差负责赍送表笺奏章。
除承担本职外,还会被分派一些临时性的差遣。在掌书一职缺员的情况下,书写不仅是文书的誊写者,还是文稿的撰拟者,这表明供职于孔府的人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协调合作。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gushi/63265.html
明代孔府的文书执掌人员,需要处理哪些方面的政务?由北斗资讯网 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明代孔府的文书执掌人员,需要处理哪些方面的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