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小时候的匡衡由于家里穷,点不起燃油,最后不得不在墙上挖一个洞,靠着隔壁邻居的烛光这才勉强读书学习。

后来的事情,我们可能不太了解,因为这个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匡衡这位历史名人是如何用功的,教育后辈们要多多向他学习,尤其是现如今大家的学习条件这么好。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1)


但可能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有些遗憾,很多人也都想知道长大后的匡衡怎么样了?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读书人的典范”

如果说起中国历史上靠“读书”出人头地的书生典范,那么一定有匡衡这个人物上榜,并且还是其中的最典型代表。

匡衡生活的年代比较靠前,是西汉时期。虽说这个时期还没有所谓的“科举”一说,但读书人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受重视的。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2)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不多,学识深厚的就更少了,所以,一旦有了一定的学识,那么当官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匡衡无疑就占据了这个好处,像他这种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钱财的人,能够出人头地,被选为官吏,显然与小时候的刻苦攻读不无关系。

但匡衡虽然入仕为官,官运却并不怎么样,在汉宣帝在位期间,一直都徘徊在不起眼的位置。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3)


但匡衡却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位贵人的赏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贵为太子的汉元帝,汉元帝认为匡衡才华出众,一直很欣赏他。

所以,等到汉元帝即位后,匡衡的官运立马迎来飞升,直接坐着火箭从一个末流小官,爬到了当朝宰相,位于三公的地位。

刚开始为相的匡衡给人的印象也一直都以“学问深厚”见长,很多人都仰慕他的学识,对他尊重有加,尤其是汉元帝喜欢听他讲书,像一个小迷弟一样崇拜着他。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4)


但匡衡虽然发达了,却并没有像历史上那种儒家信徒“治国”的情怀。纵观他的整个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听说过几件名垂后世的事情,唯一最多的也就是臣僚眼中书读的好了。

但匡衡没干什么正经事也就罢了,有了权力,当了大官的他竟然开始“嫉贤妒能”,成为了世人眼中不耻的小人,争权夺利的庸臣。

从一个被人所称赞的年轻读书人,到一个被人所唾弃的当朝官吏,匡衡究竟为何会变成如此这般?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5)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匡衡所做下的那些恶事。

“嫉贤妒能的佞臣”

匡衡在位期间,跟朝中的宦官石显交好,后者是有名的奸臣、野心家,一个以博学著称的儒家信徒竟然跟这种人走到一起,足以说明匡衡开始转变。

尤其是在“甘延寿、陈汤”两位大将远逐匈奴、为国建功的封赏方面,两个人更是沆瀣一气,嫉贤妒能的阴暗一面一览无余!

本来皇帝都决定要为两位封侯赐爵,食邑万户,结果匡衡认为这些武将的功勋不值得如此厚赏,甚至觉得这些人压根就不配封侯。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6)


也不知道匡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按理说一个在朝为相的文臣,应该与在外领兵的大将交好,但匡衡就偏不,只因为害怕朝中出现比自己更为倚重的栋梁,就要打压这两人,让功臣心寒。

更为不耻的是,匡衡跟石显这位宦官一来一和,碍于对方的权势,积极巴结逢迎,配合对方做下了很多不法勾当,也让天下士人对此议论纷纷,对他抱有成见。

可能很多人都在为匡衡打抱不平,认为像他这种没有什么背景出身的人,想要坐稳屁股下的位子,也只能跟奸臣“逢场作戏”。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7)


证据就是,汉元帝在位期间,匡衡虽然与石显交好,两人在一起经常谋划对付其它大臣。结果汉元帝逝世后,匡衡非却一反常态,第一时间上奏参了石显一本,本来两个人就一起干过很多勾当,匡衡一出手,石显只能乖乖认栽。

所以,因为这个,很多人为匡衡打抱不平!

但不要忘了,匡衡虽然确实对昔日这位“盟友”痛下杀手,但绝不能说明匡衡本身就清白无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匡衡此人并不清廉,在对待钱财方面非常贪婪。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8)


有句古话说得好,“文臣不爱财,即使无能亦可以说是良吏;武将不怕死,即使缺乏谋略也是英雄!”

更何况匡衡出生贫苦,应该知道平民百姓生活的不易,却不曾,还是做下了令人羞耻的事情。

匡衡因为与汉元帝交好,因而以丞相之尊受封乐安侯爵位,所封属地总计大概三十一万亩,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匡衡一个农家出生的人早应该感恩知足了。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9)


但不知为何,匡衡竟然利用朝廷管理地方生疏的漏洞,竟然非法将自家的土地又扩大了四万亩有余。

结果,等匡衡绊倒了石显,本以为自己可以青史留名的时候,赢得世人的尊重的时候,却被人家一道上疏,给告发了贪污受贿的事实。如果不是念在匡衡教育先帝有功的份上,恐怕匡衡要被汉成帝处死也不为过。

但看在匡衡过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他最终被革去了爵位官职,没收其财产田地,重新成为了一个平民。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图10)


从一个农家子弟靠着自己的奋斗一步步成为了庙堂中的国之椅柱,匡衡理应靠自己的学识报效国家,为老百姓谋福利。结果却不想,这样一个小时候被人齐声交口称赞的人物,却偏偏走到了佞臣的行列,干出了于国于民所不耻的勾当!

这就是为何我们的课本上只是借用了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读书的典故,而没有再进一步讲述他未来的人生。因为实在是对青年学生们的心理会造成不好影响,本来一个可以名垂青史的人物,就这么活生生被自己亲手毁掉了。


标签: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gushi/60868.html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由北斗资讯网 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