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银发经济时代,以后老人的钱最好赚?我们该如何应对?
- 百科
- 2024-01-23 11:35:52
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全国的21.1%,也就意味着,中国已经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了。
当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根本改变,经济产业形式,围绕经济运行的主题层也会随之改变。也正因为如此,随之出现的还有一个高频词汇——银发经济。
从最基础的养老,再到老年人的各项需求,围绕老年人的产业形态将会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全社会又该如何为老年人的需求保驾护航呢?
关于这一点,国家也在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
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号文件,就是围绕老年人经济展开的。这份在近期下发的意见,也成为国内第一份聚焦老年人经济的具体文件。
文件有哪些实质性的关注点呢?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概括。
重视和增进福祉。目前,国内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3亿左右,未来20年的时间,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老年人的福祉就需要全社会的重视,经济发展的各项成果,都要转化成切实的福祉,让老年人享受到。
新支柱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改变催生了新的发展空间,围绕老年人的产业趋势和规模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目前的产值已经超过了7万亿,这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
规模庞大且还会增长,未来无论是产业形态,还是消费的总趋势,老年人的比重需求会越来越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外卖和快递产业,都是围绕年轻人以主体来展开的。而下一步的产业结构,是否想过围绕老年人而进行改变。
除此之外,像代购物品,代缴费用,或者是代为挂号取药,甚至还有专门陪老人去医院看病,记下医嘱和办理手续流程的工作。这些既是针对老年人的服务,也会是未来更细分化的产业。
前瞻性和有备无患。现在提出聚焦银发经济,既是针对当下的老年人的,也是在应对未来年龄结构老化的。
意见中明确提到,面向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老龄阶段做好准备的。
像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诸多不便,以及老年产业结构的搭建和薄弱环节,随着国家的聚焦和产业结构的倾斜化发展,未来产业发展将会迎来新业态的爆发。
高品质的需求。和年轻人一样,老年人也有大量的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而要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品质,产业聚焦不但需要搭建,同时还要专门面向老年人做出改变。
综合意见中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银发经济的背后,不仅仅只有产业的发展,而是和养老和老年人的高品质生活息息相关。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银发经济的兴起和增长,目前已经拉开大幕了。
国内的老龄产业博览会,到2023年已经是举办的第九个年头,这一博览会的主旨,正是围绕老年人展开的。
而老年人,亦正在成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军。以现有的趋势看,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正在老去的60后和70后,相比于50后和更年老的群体,他们处在改革开放时代,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教育水平,都要比之前的人要高出很多。
本质上来说,50后以前的中国人,经历的是普遍贫困时代,他们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消费习惯和消费心态都没有形成。
对比之下,相对年轻的群体,因为几十年来处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他们不但有能力消费,而且也养成了消费习惯。
也因此,当这部分人老去之后,他们依然会像年轻时候一样,保持着旺盛的消费热情。好比现在的80后90后和00后喜欢玩游戏,等将来这些群体逐一老去,很多人的游戏激情还会保持。
所以说,银发经济面对的,是随着年龄而上升的消费需求延续。根据2023年的一份预测显示,未来20年,老年人的消费市场规模将增加到106万亿元。而老年人整体的经济规模,将会达到19.1万亿元。
这不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是考验各行业能否面对老年消费群体,顺利完成产业对接的考卷。
尤其是很多细分化的市场,在未来10年到20年的时间会变得更多,谁能精准把控住这一需求,赢得老年消费群体的“芳心”,谁就把握住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比如养老领域的医疗、家政,单单是针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产业规模,就能细分出很多类型。
身体健康之外,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也涉及到了旅游、文化、娱乐、家居等等。他们的需求如何满足,产业结构的对接是否顺利,这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将会很关键。
但显而易见的是,现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供给,市场都还没有面向老年人。举例来说,像线下的各种大卖场,很多楼层有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商品,但是在涉及到老年人的产品分类上,并没有专门对应的服务区和楼层。
所以在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得完成升级和打造。
截止到2021年,我国针对老年人的各类用品只有2000多种,对比之下,日本的老年人用品有40000多种。
除了种类少外,目前国内老年用品市场,没有大企业和品牌企业,大量的产品小、散、乱还是发展的主流。
这就意味着,在产业整体的结构上,全社会从心理层面,都还没有发展老年产业的意识。如果我们不去做,这一领域就会被别的国家去做。
目前的老年用品市场,很多大的品牌以及形成的大量专利技术,都被国外的企业所占据,我们的自主创新产业发展还比较低。
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经济没有系统性的产业升级和规模。另一方面,一些消费乱象,却围绕老年人而展开,很多套路都盯上了老年人。
前几年,围绕医疗和康复保健领域,大量虚假的产品已精准瞄向了老年人。如今,针对老年人的钱包,很多不法分子又打着高回报的理财幌子,采取针对性的诈骗。
比如那些专门兜售假保健品的不法商家,会以组织聚会和亲自登门拜访的形式,针对老年人采取展开攻势。
在各类活动中,这些人会以便宜的生活用品诸如米面油、厨房用具等免费发放,而后又用虚假的亲情来骗取老年人信任。
安徽的一位老人,2022年就参加了一项活动,最后被忽悠购买了数千元的保健品。在山西,一些推销员频频登门去看望很多老年人,最终目的是想让老人购买他们的产品。而一瓶保健品,动辄就卖成百上千元。
实际上,这些保健品本身都被夸大了功效,有的甚至还是三无产品,非但没有宣传中的功效,甚至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其他领域,针对老年人的消费套路也是越来越多。上海的一位老人,花5万元购买了一年的入住养老服务,最终却发现被骗,连钱都追不回来。
而在很多地区,专门有所谓的理财专家,精准向老年人推销理财产品,可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诈骗分子,一旦老年人轻信转账,钱就追不回来了。
2023年,北京两个老人,就遭遇了理财诈骗,他们听信骗子的话,准备到银行去转账汇款。好在银行和派出所发现了异常及时制止。否则,两个老人共计100万元就要被骗子骗走了。
类似理财产品或者是网上教人理财的收费课程不胜枚举,近年来这类骗局,已经专门面向老年人行骗,就是看准了老年人知识匮乏,缺少及时了解真相的渠道。
而根据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者群体中,有10%的老年人遭遇过诈骗,将近40%的老年人已经发生了经济损失。
所以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越来越深入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消费市场也应该越来越规范化。毕竟,为现在的老年群体着想,也就是为未来的我们着想。
老年产业,老年人经济,本质上是面向老龄人口的社会结构。庞大的人口规模支撑起了需求,而需求本身又需要市场和产业去填充。
这就像盖房子,从地基到墙体再到内部的装修,只有整体打造的结实、舒适和漂亮,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才能全面提升。
而要构筑好这间巨大的“房子”,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来通盘考量。
首先,下一步围绕老年人的产业应该形成聚集规模。政府要有引导性的建立产业聚集区,由此才能逐步构筑和完善产业链,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比如说现在有小商品之都,有情趣用品之都,未来是不是要确立和打造出一个老年人用品之都。
其次,要逐步确立老年人经济的标准化发展,逐步推动产业品牌,引导各项产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前进。
围绕老年人产业,各行业要有规范化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同时还要建立标准认证体系,推动建立起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企业和品牌,由此就能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带动效应。
最后,政府层面的监管体制也需要不断完善。产品行业内的准则,法律上的监督需要同时推进。在监管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更具规范性。
老年人会逐步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体,产业结构的跟进,是为保证全社会的正常运转。而产业和需求之间,需要真正构筑起良性的发展对接模式。
只有做到产业不断扩大又具有规范化的标准,产品不断丰富又能保证质量,需求得到满足又能及时回应关切,老年人的整体生活构筑才算完善起来了。
而且,这不仅仅是针对眼前的老年人的,也是给未来的我们预备的。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5904.html
中国进入银发经济时代,以后老人的钱最好赚?我们该如何应对?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中国进入银发经济时代,以后老人的钱最好赚?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