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

  
你知道悬索桥吗?
悬索桥的桥面整体由一根根钢索,与桥墩连接在一起。钢索要承受的,是整个桥面的重力。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
北盘江大桥
要承受这么大的重力,钢索的强度和韧性必然要达到极致。一般钢铁是肯定不行的,就需要用到“超级钢”。
我们生活在一个钢铁丛林时代,钢铁就是当代文明的筋骨架构。超级钢不光被用在造桥上,从汽车到航空,再到更广泛的军工领域,都有广泛的“就业空间”。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
也因此,如果说一个世纪前人类只需炼出钢,那现在各国的目标都是研发炼“超级钢”的技术。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3)
2017年的时候,由京港台三地的科研人员牵头,研发形成了一种新的钢铁材料。当年这一成果发表在了权威的《科学》期刊上。
从钢铁自身的角度看,以往的主流观点认为,一种钢材要追求硬度,那么它就比较“脆”,轻易就能折断,即它的韧性和延展性不够。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4)
同样,要是反过来追求钢材的柔韧性,那么它的硬度就有达不到要求。想做到既硬又软,又能无限拉扯延展,似乎很矛盾,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5)
不过按照此前的研究,科研人员攻克了这一问题,钢材的硬度、韧性、延展性三种看似不能兼得的性能,全都集中在了一起。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钢索,现在这类常用的钢材屈曲强度高,自身的承重能力很高,但是材料本身的韧性却一直比较低。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6)
所以悬索桥的钢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断裂,需要经常更换才行。
新的研究,在材料中利用了高密度的可动位错,进而让钢材既拥有了强度,也拥有了韧性。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7)
简单理解起来就是,以往钢材的断裂,内部出现的裂纹是同一个方向的。
而新的研究成果是,科研人员让钢材料内部断裂的裂纹,变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这样一来裂纹本身又有了韧性,确保了钢材的安全。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8)
超级钢在实验中
按照新方法制造出来的钢材,哪怕面积只有1平方厘米大小,厚度只有1.5毫米,面对重如大象3吨多的压力时,钢材本身也不会有任何变形或是碎裂。
这种超级钢的屈曲强度,达到了惊人的2200兆帕。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9)
材料本身的性能大大提升,而制造该类钢材的所用原料其实十分普通。所需原料钒、铝、碳、锰,其质量百分比分别是0.7%、2%、0.47%、10%。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0)
最关键的,是炼钢工艺的改变。按照科研人员的说法,要制造这类超级钢,常规的炼钢厂可以做到,不过需要加入温轧工序,同时现有的冷轧和热轧设备都需要改造。
因此在目前,超级钢的量产还没有实现。在科研人员看来,下一步最先应用的领域,应该是国防军工体系。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1)
新材料能够提升我国整体的钢铁质量,而国内研究新材料的,也不止上述这一个团队。多年以来,国内研究钢铁,研究如何炼好钢的,还有另一个炼钢人——王国栋。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2)
王国栋在进行控制冷却试验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王国栋见证了我国的钢铁产量,是如何一步步跨越亿吨大关的。
我国的钢产量虽然早已提升,每年炼钢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几个大国的总数量,然而在以往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钢铁的质量却不高。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3)
不管是造桥造车,高层建筑的钢铁,以及建造航母舰船等高端钢材,我们既造不出,更没有这样的炼钢技术。
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由“973”项目的支持,王国栋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研究如何炼好钢。他所进行的,是要实现钢材轧制过程中的晶粒细化。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4)
在王国栋他的团队研究之前,日本和其他国家,也已经开展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了。
对比之下,日本的钢铁制造因为比我们起步早,所以无论是最早的量产,还是后来淘汰过剩产能,以及开启高端钢材的研发,每一步都走在了我们前面。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5)
也因此王国栋很清楚,要想提升我们自身的钢铁锻造工艺,不能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日本等其他国家既然已经在该领域有所研究,我们自身的研究和定位,既要有所创新,同时又要跟自身的工业条件相吻合和相适应。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6)
确立了目标方向后,王国栋便深入到了炼钢的第一线——宝钢。接下来,相关的理论和研讨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和分析则是在钢厂里推动的。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7)
几个月的时间,王国栋几乎没有离开过宝钢,在第二年的9月份,国内的第一份超级钢样品炼出来了。这不但是国内的第一,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流水线上轧制超级钢的成功实验。
从那之后,这一新的炼钢工艺,便被迅速推广到了国内的各大钢铁企业。随着新工艺的推广传播,超级钢也实现了量产,此后,数百万吨的超级钢,开始运用到了汽车制造领域。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8)
由于这份突出贡献,王国栋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也有了超级钢之父的称号。
而作为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并不喜欢这个带有溢美之词的称呼,他说自己最想看到的就是钢花飞溅。如何炼好钢,是自己毕生的追究。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19)
有一年王国栋出国,原本在考察中是想看看对方钢材的轧制流程,钢厂也同意了。而来到现场后他才看到,所有的设备都在“空转”。
这让王国栋意识到,核心的工艺和技术从来都看不来,必须得自己研发和掌握才行。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0)
2004年的时候,得知欧美和日本的轧钢领域,又拥有了一项超快冷却技术,王国栋和他的团队随即又展开了新的攻关。
为此王国栋的团队分成了两路,一部分主要攻克钢板淬火的原理,并研制控制冷却系统的硬件,另一部分人马则进行热轧组织性能的测试。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1)
整个研发过程,由于需要稳定的温度控制,才能检验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所以相关的研究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根本无法推动,必须得到钢厂的生产线上才能进行。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2)
设备随后倒是研制出来了,但实验进展并不顺利。钢铁企业不认为我们自己的技术超过了国外,担心王国栋的实验不过关。
王国栋随后向参与的相关企业承诺,所有的实验费用他们承担,给企业生产线加装的超快冷却设备也由研究人员安装负责。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3)
如果轧制出来的钢材不过关的话,这套设备也能当作常规的控冷设备使用。
在实验当天,生产线上的技术和工人都是满脸的狐疑。等到一切就绪,设备运转轧制,所制钢板不但通过了各项测试,而且性能比原来的工艺又高出了一大截。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4)
有了第一次实验的成功,整套设备也开始被企业接纳。后来的生产线不但延长了,而且其他的企业也开始引进新的工艺和设备了。
王国栋是东北大学的教授,在他实验室的库房里,很多设备的介绍文字中,最让人振奋的莫过于“自研”两个字。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5)
他自己也很骄傲,因为这些设备不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目前也都在国内的钢铁市场铺开使用。
在王国栋看来,未来国内钢铁材料的研发,要进行四个目标的攻关,这些目标从制造工艺到制造设备,再到钢材产品的供给,都需要一一去突破。
首先是制造工艺的低碳化。一个世纪以来,钢铁行业始终是高污染和高耗能的象征。在钢材需求量大的时代,这些特点还不算什么。如今钢铁产量已经趋于饱和,未来的钢铁工艺,就是减少污染碳排放。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6)
减少污染的另一方面也能节省能源,以低能耗炼出更高品质的钢材,这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王国栋看来,目前国内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7)
其次是生产设备的智能化。钢铁制造属于流程工业,整个控制系统涉及到多个学科和方面,所以十分的复杂。
智能化的方向,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协同进行。王国栋位于东北的实验室,目前已经展开这一领域的研究。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8)
在他看来,下一步除了技术和专家之外,企业的参与和配合也很关键。只有多方协同,才能在生产设备的智能化领域开创新天地。
再次是注重产品质量而非数量。目前,我国每年的钢铁产量高居全球第一,下一步要做到产品整体的转型升级,不但要有数量上的第一,更要有质量上的第一。这就需要在材料领域,做进一步的攻克和研发。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29)
最后就是供给的优化。钢铁企业处于第一线,研究人员所有的新成果,都是为未来的产品量产服务的。所以在技术和生产的供给关系上,王国栋认为这一切离不开企业的合作。
简单理解就是,科研人员的研究不能钻象牙塔,所有的研究从一开始就要为接下来的量产着想。如果做不到这样,新研发成果再高,等于也没有任何用处。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30)
王国栋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一项超级钢成果,现在究竟有没有转化成实际的生产能力还不得而知。
除了自己一辈子和钢铁打交道,王国栋多年来也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和钢铁专业人才。
在他看来,钢铁永远不会成为人们口中的夕阳产业。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钢铁领域也在创新和升级。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图31)
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运用于社会的,未来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王国栋相信能做到更好。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5590.html

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国产超级钢有多强?1平方厘米能承重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