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终于治理电视!难操作、乱收费…现在年轻人都看不懂电视了!
- 百科
- 2023-12-01 10:09:06
有网友曾经吐槽,自从给父亲买了台智能电视后,隔三岔五就会接到求救电话,不知道怎么操作遥控器,找不到电视节目的直播入口在哪里。
等网友周末回去,发现以自己多年浪迹网络的经验,竟然也不知道电视机的遥控器该怎么操作。
除了操作复杂,还有各种广告、套娃收费等等很多不便,让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爱看电视。
不过在这个月27日,正在治理第三方电视直播软件的广电又明确宣布,所有有线电视的终端系统,也就是电视机盒子,未来开机的默认画面必须得是节目直播。
别说中老年人,现在能轻松搞懂网络电视套路的年轻人都不多!这次的治理那真是求之不得,否则继续发展下去,真没人愿意看电视了。
那就让我们仔细看看,国家具体打算如何治理“网络电视乱象”。
围绕智能电视系列问题的治理,广电联合多个部门从9月就陆续展开了。人们吐槽的套娃收费是治理的重中之重,广告时长以及第三方直播软件盗播不合规的现象,同样也在这一次的治理当中。
此前规划的目标是,到今年底,所有收费项目将压缩40%左右,而且保证治理过后不再反弹。到明年的时候,进一步治理广告时长,并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在治理过后,一旦有新的问题出现,能及时进行处理。
从大的治理流程上不难看出,这一次国家是系统进行治理,就是要彻底解决智能电视领域长期积累的大量问题。
截止到本月初,相关的治理已经初步见到了成效。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1.29亿的有线数据终端、互联网电视终端以及IPTV进行了整改,收费项目压缩了近五成,最高的一些终端设备压缩达到了79%。
具体来看,有些收费项目消失了,此前的套娃收费基本得到了清理,保留的收费项目相对规范和透明了。
另一个开机广告的问题,80%的有线电视终端,以及85%的IPTV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开机直播的功能。包括广告在内的开机时长,都缩短到了35秒以内。
至于电视节目,扩大了免费节目内容,一些有线电视终端,新开设了免费节目专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很大一部分看电视群体的回流。至于力度能达到多少,还要看接下来的治理效果。
总体来看,通过治理,看电视复杂、广告多以及收费不透明的情况得到了缓解。不过,一切还要接受经常看电视群体的检验才行。
治理是在做减法和进一步规范化,对经常看电视的群体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好事,要知道,自从智能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以来,从产品到内容的提供方,一层又一层的节点,全都在做加法。
也正是此前一系列的“加法模式”,让智能电视变成了“智障”电视。
电视机一个遥控器,终端接收设备一个,这还是最常规的模式。有的智能电视要使用,居然有三个遥控器。这么多的操控设备,年轻人看着发懵,老年群体更是眼花缭乱。
9月份在开启治理之前,广电部门曾做过系统的调查。现在的智能电视机,连同终端设备的电视机盒子,全都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
要想看一个电视节目,首先得打开电视机和终端设备,然后就得用遥控器进行步骤操作。大多数情况下,还得切换两个或三个不同的遥控器,才能找到自己想看的电视台。
这是因为在治理之前,几乎所有的智能电视机开机后,显示的是综合节目界面,而不是电视台的直播画面。广电部门做过统计,最多需要用遥控器操作11部,才能看到直播节目。
如此繁琐的流程,如果不是专门去研究一下,谁都不懂电视机该怎么看了。有的人想把直播节目的界面固定到最前端,同样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甚至有些设备连这个功能都没有。
根据媒体此前的调查,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间。
一个72岁的老人,以前用老式电视看戏曲频道,开机就能看。自从有了智能电视,操作半天都找不到要看的频道,最终他让智能电视在客厅吃灰,自己又买了一台唱戏机看。
还有的老人平时独自在家,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看看电视,而现在的智能电视动不动就是收费节目,有些老人不懂操作,往往是看看开头的体验,电视界面就停在收费界面不动了。
有一位网友此前吐槽,前脚刚给爷爷换了台智能电视,接着因为不懂操作胡乱摁,几天时间就订购了十几款收费的游戏。
至于节目收费,此前被吐槽的套娃收费更是让人欲哭无泪。收费有等级,开通的会员权限越高,才能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
关键是这些收费模式,开通往往很容易,有时候一个误操作就开通了。但是想要关闭,还得研究半天才能勉强找到关停和操作的界面。如果不关闭,就默认按月定时扣费。
这种复杂的操作形式,不要说老年人,就连年轻人看了都直摇头。不就是看个电视节目嘛,看着就把钱砸进去了。
根据2021年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公众认为,电视机的开机广告以及复杂的操作,是最让人感到无语的。
以目前10多个主流智能电视机品牌来说,基本上每一个都有开机广告。开机前后,广告的时长都在30秒到60秒左右。电视节目不能直接加载,返回菜单界面还得看一会儿广告。
而根据现在的治理情况,一方面要把广告时长缩短,另一方面就是减少和不用再操作。按照新的规定,未来开机之后,哪怕不进行任何按键处理,至少在20秒内,电视机也会自动进入全屏幕的直播界面。
除此之外,用户也能设置开机直播选项了。以往,这一功能要么没有,要么隐藏的很深。经过这一系列的简化处理后,未来即便是不懂操作的老年人,也能看电视了。
不过,大众心里或许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要把电视机设置的这么复杂?
关于这一点,此前智能电视机领域也有多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在智能电视机出现的时候,起初就没有照顾到老年群体的观看需求。
智能电视的直播模式,仅仅是电视机一种模式之一,它还能看点播,看其他影视剧以及玩游戏。这些功能,无一例外都是针对年轻人的。
可根据2022年的市场统计来看,日均看电视时长最多的群体,是65岁的老年人。这样一来就很尴尬了,预设的各种服务没人用,反倒是影响了主流看电视群体的使用体验。
年轻人现在是根本不看电视的,智能手机以及电脑等终端设备,早已取代电视成为年轻群体的需求。而仍旧在看电视的老年人,面对自己不懂的操作只能干瞪眼。
根据国内老年医学会负责人的观点,年纪越大,人的理解和操作能力都在持续退化。智能电视复杂的操作模式,使得老年群体根本理解不了。
比如在遥控器和电视界面的关联度上,一旦电视界面出现“画中画”这样的方框操作提示,老年人在理解层面,很难将方框和遥控器上的按键关联起来。如果按键数量更多的话,理解的难度就更高了。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智能电视机的制造商,从源头上就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反过来对制造商来说,他们似乎也显得很委屈。
看电视的模式相比过去早就发生了变化,现在人们看电视,既要看直播节目,同时又要单独看点播或者其他影视节目。需求多样化了,功能上也能够实现,所以在制造电视机的时候,能塞的模式就统统添加了进去。
所以本质上来看,与其说现在的智能电视是电视机,严格意义上来看,它就是一台连接网络后,能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产品。
只可惜,智能电视机的众多功能,都未能真正服务到看电视群体,反倒在不断为难看电视的人了。
这种使用场景和设计理念上的冲突,未来如果不进行改变或者优化,还是会制造出新问题的。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化,有些原本看电视的老年人,现在也不看了。
一个70岁的老年人,原本独自在老家看的是老式电视机。去年因为染上新冠,被儿子接到城里居住。
儿子家里有一台智能电视,但因为不懂操作常年吃灰。父亲来了之后,他本想把电视机设置好给老人看,哪曾想操作半天还是不行。
最后,他让老人每天看智能手机,虽然屏幕小,可老人很快也迷恋上了,感觉比看电视有意思。
类似的情况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有记者曾在北京走访调查,发现大量的退休群体也不看电视了,每天晚饭后,一部手机和一副老花镜,各种短视频能看到很晚。即便有些家庭开着电视,也成了背景板。
根据2018年老年人移动互联网的报告显示,自从2012年以来,老年网民的数量增长了130%。
另一项数据则是下降。从2015年到2019年,国内有线电视的实际用户,已经从2.39亿户下降到了2.12亿户。
看电视的人都被截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围绕智能电视的各种问题,如果不再进行治理的话,下一步被分流的群体还会增加。
除此之外,电视机该提供怎么样的服务,它的应用场景又该是什么,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了。
毕竟,如今在网络和各种智能设备的助推下,看电视的需求能够轻易通过别的渠道满足。电视机要想吸引住足够多的群体,就应该在模式的设置上做贴合需求的改变。
毕竟,只有真正懂得大众需要什么,而不是让操作越来越复杂,才会更好的促进行业发展。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5426.html
国家终于治理电视!难操作、乱收费…现在年轻人都看不懂电视了!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国家终于治理电视!难操作、乱收费…现在年轻人都看不懂电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