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太重!居然有人用蟑螂榨油?不仅能“吃”还早就开始售卖了?
- 百科
- 2023-11-21 10:05:34
你敢吃蟑螂食用油吗?事实上,不少人其实已经“吃”过用蟑螂榨的油了,据说效果还很好。
而在科学家眼里,用蟑螂之类的昆虫榨油、制作食物,或许在未来可以大力帮助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你会认可这种“食用油”吗?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食物危机的威胁,在自然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昆虫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蛋白质来源,而昆虫油则是昆虫的另一种潜在的食物资源。
就好像电影《雪国列车》中,末日来临之日,列车上的底层乘客就是以蟑螂膏为主要蛋白质来源。
当然,电影中提到的是人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食用虫子,但实际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早就有食用昆虫的先例。
比如说在我国云南省就是吃虫大省,什么油炸知了、油炸蜻蜓,凉拌蚂蚁蛋……吃虫种类可谓是五花八门。
再说欧洲,单是昆虫公司就有300多家,他们所衍生出来的食用产品也是多种多样,比如面包虫肉酱、蟋蟀粉薯片、黑菌虫馅饼等。
要说吃虫我们大多都不陌生了,但对于蟑螂这种虫子,人们始终是没敢下口,就连传说中无所不吃的广东人,也会被一只南方大蟑螂吓到尖叫。
结果现在竟然说要用它榨油?研究这项技术的人莫不是想自断财路吧?
先不要紧张,其实我们在这里说到用于榨油的蟑螂,并不是我们平时常见的美洲大蠊那种战士小强,它其实是另一种同属却不同类的杜比亚蟑螂。
它的外形和我们熟悉的蟑螂有些不同,全身扁平,背部有黑色和黄色的条纹,触角和腿都比较细长。
它们是一种胎生的昆虫,每次可以产下 20 到 40 个幼虫,寿命可达到 2 年。它是一种可食用的蟑螂,经常被用于宠物饲料,用来喂蜘蛛或蜥蜴等动物。
然而这次这种专供宠物的饲料竟要被人们搬上饭桌?且不说到底符不符合人类的口味,最主要的是,大小只有4厘米又干又瘪的杜比亚蟑螂,究竟能榨出多少油来?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蟑螂,不同种类的昆虫含油脂量也有所不同,最少的不足10%,最多的可达到50%,而脂用型猪的体脂率也就在55%-60%,相比起来也差不太多。
重点是昆虫油脂含量十分多样,不仅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棕榈酸和硬脂酸还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同时,蟑螂的饲养和加工过程也比较节省成本,不需要大量的土地、水和能源,也不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水,相比传统的油脂原料,蟑螂油的生态足迹更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蟑螂油的萃取也相对环保简便,将冰冻的蟑螂泡在水里,用声波震动、打碎、混匀,再经过两轮的旋转离心来分层,最终得到蟑螂油。
不论从哪方面来看,蟑螂油确实是物美价廉,但对于人类来说,好油不仅要营养,更重要的是色香味俱全,而蟑螂油又是否能满足人类的高要求呢?
有研究人员将蟋蟀、面包虫、黑菌虫和杜比亚蟑螂放在一起榨油,试图对比四种昆虫油的可食用度。
他们通过水萃取法,也就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离心油脂分离技术,取得了四种昆虫的油脂。
对比发现,颜色最淡的是面包虫油,而颜色最深的就是杜比亚蟑螂油,而其他两种都带着淡淡的红色。研究员证实,这种淡红色的物质,是昆虫外壳或体内携带的胡萝卜素,这与它们进食的食物有直接关系。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将四种油的香气做了对比,你可能很难想象,蟋蟀油中竟然闻到了芝士黄油香,并混合了香蕉、椰子、柠檬、薄荷、青草、松柏等香气,而其中的威士忌酒味尤为奇特。
可能到这里你已经对这种昆虫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美中不足的是,蟋蟀油中还含有一种萜(tiē)烯类物质,闻起来就像呕吐物和馊了的牛油。
面包虫和黑菌虫气味基本和蟋蟀油比较相似,只是少了些许香气,但一样有酸味和馊味。接下来的重头戏,杜比亚蟑螂油是否会惊艳在座呢?
不得不说,蟑螂始终还是蟑螂,总能在昆虫当中成为一种另类,就连炼出的油脂也是十分独特,独特的令人无法形容......
据研究员说,虽然杜比亚蟑螂油脂中也有一些果味香气,但却有多达7种闻起来令人闻起来作呕的味道,馊味混合呛鼻的刺激味,想想就十分酸爽,以至于当时炼油的研究者不停的在论文中吐槽。
单闻味就已经有些招架不住,更别说真的去食用它了。于是在味觉上,研究者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评论,我想他们也不太愿意用这些昆虫油真的去炒一盘菜吧。
目前,蟑螂油的食用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因此,这类油还没有被正式批准作为人类食品的原料或添加剂。
不过,有些商家已经开始尝试将其他昆虫油作为一些外用产品进行售卖,比如某宝卖的很好的七星瓢虫紫草油,保护宝宝不会红屁屁,网友直呼效果特别好。
虽然蟑螂油没有被得到认可,但是我们不要失望,因为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蟑螂产品,甚至还吃过。
我们应该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康复新吧,这种药品在我奶奶的口中被称为“神药”,小时候只要哪里擦伤烫伤,大人都会拿康复新来涂抹创面,只要涂上没多久,就能迅速痊愈。
而康复新里就有蟑螂的成分,还是令南方人心惊胆战的那种会飞的大蟑螂——美洲大蠊。
这种蟑螂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3.5亿年,当时辐射杀死了地球上大量的生物,却唯独美洲大蠊毫发无损,甚至没有任何变化存活到了今天。可想而知,这种生物的基因有多么变态。
俗称的蟑螂,基本都是蜚蠊目-蜚蠊科的成员,现在国内常见的蟑螂里既有外来入侵的品种,也有我国土生土长的蟑螂。早在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经疏》中都有蟑螂入药的记载。
八十年代,大理学院专门研究昆虫的李树楠教授,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同事在用一种家乡特制的草药治疗腿伤,而且效果惊人,这让李教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内出产的黑水虻油
经过对草药成分的整理研究,竟然发现其中有美洲大蠊制成的药粉。随后李教授和李奇勋对美洲大蠊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从中提取出了类似表皮生长因子的物质,成功研制出了“蟑螂油”,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康复新滴剂”。
1985年7月我国开始独家生产康复新液,并大量投入市场,是一种对创面修复效果很好的药,相信不少人都用过。
另一方面,因为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人虽然还不能吃,但已经有不少昆虫油用在了宠物食品里,就生产工艺来看,也算是纯天然无添加的营养物质。
昆虫油的价值可能还远不止这些,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打不死的小强还能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吧。
参考资料:
1.用蟑螂做药 一年卖出几个亿 昆明信息港
2.介绍一种新型食用油——蟑螂油 果壳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5320.html
口味太重!居然有人用蟑螂榨油?不仅能“吃”还早就开始售卖了?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口味太重!居然有人用蟑螂榨油?不仅能“吃”还早就开始售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