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交配六亲不认,雄性遇上自己的母亲咋办?老人:马不欺母
- 百科
- 2023-11-10 09:34:11
封建社会中,古人就已意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但那些皇室为了彰显皇家正统血脉,仍推崇近亲结婚,生出不少基因缺陷的后代。
新中国后,不管是社会伦理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强调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大家都自觉遵守三代以内近亲不能结婚的法律法规。
相比人类社会的伦理纲常,动物就没那么多顾忌。很多人好奇,动物发情时无所顾忌,近亲繁殖是否是普遍现象?雄性遇到自己的母亲会如何选择?
对此,老人坦言:马不欺母!动物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六亲不认,这是咋回事?
01、动物发情无所顾忌
从生物书上,大家都知道近亲繁殖的危害,就拿宠物猫来说,只要猫咪发情,就算对方是母亲,猫咪都会直接“六亲不认”,强行完成交配,以至于母亲怀孕。
而家狗也是一样,狗狗生长到7-8月时就会进入性成熟,它们一旦发情,不管对方是谁,都会强行“爬背”完成交配。
猫狗这种家养的动物,它们发情后很难找到异性伴侣,只能将母亲或兄弟姐妹当成异性伴侣,这才出现了近亲繁殖的情况。但繁殖的后代虽遗传了父母的良好外貌,却体弱多病,无若人工干预很难成年。
而在自然界中,近亲繁殖现象也不少见。如西沙群岛就生活着一群野牛,它们是明末之时被带到岛上,因小岛四面环海,野牛无法迁徙,更无法接触其他野牛群。
时间长了,野牛只能选择近亲繁殖繁衍后代。可400年过去了,野牛群虽然还存在,但后代体弱多病,没有强壮后代,可见近亲交配的缺陷。
近亲繁殖主要是因基因的相似性,使得隐形遗传基因被暴露,患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从遗传多样性来看,近亲繁殖的基因多样性降低,很难生育更适应生存环境的物种。
研究发现,猪近亲繁殖后,其后代多体弱多病,抗病性差,发病率高,且生长速度只有非近亲后代的一半,生长8个月也只有200斤左右。
此外,近亲生育的猪仔,跛脚、畸形、疝气等概率较高。很多猪农见自家猪有缺陷,还以为猪只是简单生病,却不知这是近亲繁殖造成的。
难道,动物繁衍了数万年,没有意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吗?其实研究发现,动物界近亲繁殖多是受人为干预的影响,如家猫、家狗、家猪、家鸽等,繁育者也多半是为了利益,将宠物近亲繁殖,从而培育出价格高昂的宠物,如无毛猫就是近亲结交形成的新品种。
但科研人员发现,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会主动避免近亲繁殖,它们也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发情时并非“六亲不认”,这是咋回事呢?
02、“马不欺母”真实可见
人类社会中,社会上通过各种教育宣传,让人们意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不过,动物界并没有那么深的意识,它们发现近亲繁殖产生的后代不利于种族繁衍,因而在交配时尽量不和亲属繁衍,除非迫不得已才会选择“回交”。
而动物分辨是否为亲属,主要是通过嗅觉或听觉完成的,不同动物身上的气味、叫声不同,动物们的嗅觉敏锐,因而可识别亲属。
如科研人员曾将不同群体的青蛙混养,研究它们的交配情况。发现,这些青蛙都会选择没有血缘的异性,而不会选择自己的兄弟姐妹交配。
崖燕是一种生活在悬崖上的鸟儿,它们在生活中会通过叫声辨别对方是否为亲属。母燕在寻找幼燕时,会先发出叫声,以等待幼燕的回应。
在我国古代,就有“马不欺母”的典故,传说在春秋战国之时,河南有一个白马墙村,该村子人人都是养马高手,养的马儿高达威猛。
一天,养马人挑选了两头优质白马交配,可以往“无所顾忌”的公马却始终无动于衷,不愿意配合。养马人只好调查原因,发现公马和母马是母子关系。
养马人不甘心,将公马的眼睛蒙上,让其完成交配。可完事后,公马发现自己和母亲近亲交配,气得大声咆哮,最后直接撞死在墙上。
那么,马儿是如何识别母亲的呢?原来,马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舔舐、抚摸小马,时间长了公马就记住了妈妈身上的气味。
长大后,公马通常会离开群体,寻找新的领地和伴侣。但在人类干预之下,公马很难离开群体,这会使得它们面临着和母马交配的局面。但公马遇到母亲时,会通过气味分辨是否交配。
当然,“马不欺母”并非绝对,一旦母马气味改变,或公马雄性激素偏高,还是会和母亲交配,只是情况比较少见。
03、狮虎的交配逻辑
狮子是一种群居动物,由雄狮狮王、雌狮、幼崽组成,狮群成员多在8-30只左右。雌狮非必要情况下终身不会离开狮群,这样很多人就有疑问了,幼崽长大后,会不会和母亲或姐妹乱伦?
其实,雄性幼崽待到长大后,就会被狮王逐出狮群,之后就会四处流浪,挑战其他狮群成为新的狮王,以此获得交配资格。一旦狮子在打架过程中失败,要么流浪要么重伤死去。
因多数雄狮都会远离原来的狮群,它们离开母亲后,终身再难和其相见。
但世事都非绝对,假如雄狮阴差阳错和母亲相遇,且成为新的狮王,会不会和母亲交配呢?这种情况下,雄狮也可通过气味和记忆认出母亲,且尽量会回避和母亲交配,毕竟狮群中雌性众多。
就算雄狮真的近亲繁殖,生下来的后代多为残疾,无法站在食物链顶端,很快就会被淘汰。
也有人问,雄狮会离开原来族群,那么雌狮是不会离开族群的,它会不会和狮王父亲近亲繁殖?
其实,雄狮寿命在15岁左右,5-9岁为武力巅峰期,多数狮王只能当2-3年狮王就会被更年轻的打败。而雌狮需要3年才能性成熟,此时老爸早已被赶走,很难交配。
就算雌狮长大后,狮王父亲还没离开,但雌狮还会推迟交配期,等待新的狮王到来,从而避免了近亲繁殖,保证种族有力茁壮的繁衍。
可见,狮群很难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那么老虎是否会像猫咪那样“六亲不认”呢?
老虎是一种独居动物,它们除了交配期,其他时间都会独居生活,如此一来很难会和自己的母亲相遇。而母老虎产仔后,会抚养幼虎长大,待幼虎成人后都会离开领地,也避免了和父母亲交配。
当然,雄虎领地和雌虎重叠,这样一来雄虎就会和女儿保持联系,但雄虎会通过嗅觉认出孩子,就算发情期也不会和女儿繁殖。
04、动物交配也讲究伦理道德
对家养动物来说,它们的活动范围小,因而经常会出现近亲繁殖,特别是宠物猫狗回交行为更是常见。可野生动物,如果不是受环境影响,一般是不会有近亲交配行为的,因此不能再说它们“六亲不认”了。
动物界对近亲繁殖的回避机制多种多样,它们并非没有智慧,为了让种族世代繁衍下去,很难会做出违背伦理的事情。
在古代,很多人认为动物智商低等,它们的交配完全凭着本能。可现代科学发现,海豚、黑猩猩等动物,它们有着复杂的思维、语言、文化,甚至会使用工具,而黑猩猩更是很难出现近亲交配。
所以说,动物也讲究伦理道德,它们的生命本能远超人类想象。也正是禁止近亲交配,才有了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世界,大家怎么看呢?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5193.html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雄性遇上自己的母亲咋办?老人:马不欺母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动物交配六亲不认,雄性遇上自己的母亲咋办?老人:马不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