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

  

8月24日13点,日本政府宣布将正式开始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预计将持续30年之久。这条新闻发出后,瞬间引发了国际舆论的一片哗然,不少人纷纷怀念起俄罗斯给出的解决方案。

当时核物理学家雅科夫列夫提出可以直接在福岛核电站引爆一个氢弹,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地消弭问题。只可惜,日本政府认为这个“以毒攻毒”的方案过于激进,并未采纳。

在不少人看来,这个方案由俄罗斯提出是完全符合其“人设”的。毕竟在处理核泄漏问题时,他们一直都是非常负责任的,所谓的激进方案不过是为了彻底消弭祸患。

据悉,当年苏联在处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时就非常疯狂,甚至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来灭火。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1)

核泄漏

最严重的核电事故

人类自从掌握核能这把双刃剑之后,就一直尝试让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1951年美国建立的第一座核电站无疑开了个好头。

不过,伴随着核能的使用逐渐脱离实验室的范畴,相关的风险也成倍提升。一旦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大范围的核泄漏,给电厂周围的居民和生态环境带来灭顶之灾。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核泄漏发生在英国,1957年10月10日,这里的一个核反应堆起火,导致大量核辐射污染物质泄漏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整个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核泄漏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即大名鼎鼎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2)

爆炸

据悉,在当天的凌晨时分,位于普里皮亚季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了重大事故,先是其四号反应堆发生了严重爆炸,随后更是引发了一连串的事故,顷刻间便摧毁了核电厂的大部分设备。

不仅如此,在连环爆炸发生之后,大量的高辐射物质随着爆炸的冲击波散布于大气之中。爆炸平息之后,这些物质降落在地面上,覆盖了周围大量的区域。

据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有史以来唯二的两次第七级的特大核泄漏事故,其释放的辐射线剂量远胜于投放在广岛的那枚原子弹,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事故发生之后,苏联方面虽然很快就做出了处理,但依然无法阻止灾害的蔓延。不得已之下,普里皮亚季城被彻底放弃,而居住在这里的人全部都被撤到了安全的地方。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3)

核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可以说,它间接促成了苏联的解体。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所在的区域都被彻底封闭,根本不允许人靠近半步。

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核泄漏造成的影响逐步褪去,乌克兰政府最终选择将一部分区域对外开放,并将其开发成旅游景区,很快便吸引了一部分对废土景象感兴趣的游客。

在这个旅游景点中,游客们不仅能看到核泄漏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还能发现不少苏联军方留下的“彩蛋”。

比如在一些地方,还能见到大量装甲车以及ISU-152自行火炮。

这不禁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为什么这些武器装备会出现在切尔诺贝利?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4)

装甲车

疯狂的处理手段

乌克兰开发了这片旅游景点之后,确实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不少游客。这些游客在其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其中各式各样的苏联装甲车以及几辆ISU-152自行火炮吸引了很多网友的注意。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车辆以及火炮都应该是当年救援切尔诺贝利的军人留下的。只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救援现场应该以防辐射工程车为主,唯有驾驶着这种专用车辆才能让救援人员的损伤降到最低。

相关资料显示,苏联在派出了手头所有的防辐射工程车之后,依然存在明显不足。于是又从军队拉来了很多坦克和装甲车,将其改造之后参与到救援工作中。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5)

ISU-152自行火炮

至于ISU-152自行火炮,则涉及到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一场争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第一时间便派出了专业的团队去事故现场,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局势控制。

而事故发生的准确地点是核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因为种种原因,里面的燃料棒发生了爆炸,随后导致了严重的火灾。

等到专家们到了现场后,四号反应堆的火灾依然在继续,如果任由其继续燃烧下去,很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爆炸事故。

因此,专家们认为救援的第一步就是破开四号反应堆的防护墙,压制里面的火势。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6)

ISU-152自行火炮

但这时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为了防止发生泄漏,核反应堆的外墙都是非常坚固的,想要在上面开个口子是非常麻烦的,几乎没有什么合适的方法。

当时专家们想出了两条对策,一个是最原始的人力开凿,但这意味着极大的牺牲,因为开凿的工人即便穿了防护服,在高辐射的环境中也很容易中招;

另一个则是利用ISU-152自行火炮轰开防护墙,恰好当时也有对付混凝土建筑的专用导弹。

据悉,专家们在救援现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出于保护士兵和工人的角度,最终大家还是更认可第二种方案。于是,他们紧急从部队调来了ISU-152自行火炮。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7)

ISU-152自行火炮

然而,等到具体执行的时候,反应堆内部的情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受此影响,火炮轰击方案的不确定性骤然提升,继续使用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而此时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附近还有大量的居民没有撤离,必须要考虑这些人的人身安全。最终,当地政府只能选择牺牲人数更少的方案,让一部分矿工组成了敢死队,硬生生挖出了一条隧道。

这些矿工很多都是苏联共产党员,他们的牺牲精神如今看来依然令人感动。而这些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约有三分之一的矿工在40岁前殒命,基本都死于辐射衍生疾病和癌症。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8)

工人

火炮、装甲车的运用

因此,ISU-152自行火炮虽然被拉到了切尔诺贝利的处理现场,但苏联专家想出的疯狂方案最终并没有被执行。不过,这些火炮还是在之后的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据悉,当切尔诺核电站发生泄漏之后,眼看着问题越来越严重,苏联政府决定撤离其周边的所有居民。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出动了大量军队,协助居民完成搬迁工作。

但是搬迁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不少居民对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完全无法割舍,而且他们对核泄漏事故的危害也没有全面认识。因此,哪怕军人们多番催促,依然有不少人选择留在原地。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9)

ISU-152自行火炮

为了争分夺秒地完成任务,最后苏联军人不得不出动了ISU-152自行火炮。据悉,当时有不少房屋都是被这些火炮直接撞塌或者是炮击摧毁的。

到了这一步,那些心有不甘的人才彻底放弃,乖乖配合起军人的撤离行动,不再有任何抱怨。

和ISU-152自行火炮一样,前文提到的那些坦克装甲车也在救援行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清理现场中,KIin-1重型清理机器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清理效率,是善后工作能高效率完成的重要保障。而这些清理机器人很多都是由T-72坦克的底盘改装的。

专家们在这些优秀的坦克装甲车上加装了厚厚的防辐射铅衬板,并且搭配上了无线电控制设备,让其实用性大大提升。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10)

坦克

改装后的清理机器人最优秀的一点就是拥有了无人操作的模式,大大保障了清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一些高辐射的区域内,这些机器人在远程操控的形式下完成了清理工作。

在处理切热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时,苏联专家最大限度改造并发挥了军用装甲车的限制。

除了前面提到的T-72,这些专家还把T-54坦克底盘改成了专用于核辐射清理现场的消防车,而大名鼎鼎的T-80坦克则被改装为能容纳多人的防化车。

而在清理行动结束之后,这些由装甲车改造的设备也被直接留在了切尔诺贝利的遗址中。因为它们长期被使用在高辐射的环境中,难免会有一些辐射物的残留,很难二次利用。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11)

坦克

为何使用坦克装备改装

可以肯定的是,苏联之所以使用这些装甲车进行改装,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当时并没有足够的防辐射工程车。因此只能使用这些装甲车来救急,毕竟早一天完成清理,事故的危害就能降低几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苏联的这些坦克和装甲车是比较特殊的,它们天生就拥有很不错的辐射防护能力。只需要稍加改装,就可以在核事故现场使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的对抗非常激烈,虽然没有直接发动战争,但摩擦一直不断。

因此核战争的威胁在当时一直存在,毕竟美苏两方曾多次用核武器来威慑对手。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12)

核武器爆炸

为了打赢有可能发生的核战争,双方在这段时间内开发的坦克和装甲车,对于防辐射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视的。

尤其苏联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它为装甲车提供了三重防护,能有效保证军队在遭受核武器的打击之后依然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遗憾的是,装甲车的防护针对的是原子弹,而切尔诺贝利事故造成的泄露其辐射威胁远在原子弹之上。

因此哪怕专家在装甲车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加强了防辐射的效果,但负责清理的人员依然有不少深受核辐射的影响,导致之后几十年疾病缠身。

而苏联付出的巨大牺牲最终是值得的,它尽最大的限度将切尔诺贝利事故对世界的影响控制在最低。与福岛核泄漏事故中彻底摆烂、并危害全球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图13)

日本排污

结语

回过头来看,俄罗斯专家提出的激进措施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这种“疯狂”的想法和坚定的执行力与当年处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苏联专家可谓是一脉相承。

苏联和日本在处理核泄漏事故时的鲜明对比,让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对苏联人民的造谣和抹黑变得不攻自破。灾难发生后,究竟谁才是真心在处理和解决问题,如今已经一目了然。


参考资料

《切尔诺贝利事故及其影响与教训》——胡遵素

《苏联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应急处理的启示》——王芳,鲍鸥


标签: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3706.html

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苏联是如何防止核泄漏的?一度打算用自行火炮轰开核反应堆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