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年为何执意杀华佗?12年后发现实在高明,曹操可能是对的
- 百科
- 2023-08-08 12:50:26
前言
公元208年,曹操最疼爱的儿子、年仅十三岁的曹冲得了重病,曹操深感忧虑,竭尽所能地寻找名医为曹冲治疗,还多次祷告上苍,希望能够拯救儿子的性命。然而,尽管曹操付出了所有努力,曹冲还是离开了人世。
握着儿子的冰冷尸体,曹操伤心欲绝,不停地自责着:“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长子曹丕想前来安慰父亲,曹操却指着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说到这里,曹操再次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番话并不是曹操随口说说的,历史记载显示,曹冲“少聪慧敏锐,生五六岁时,智慧已远远超过同龄人。”
如果他没有夭折,曹冲有可能成为曹操的接班人。若是那样,历史的进程或许将被改写。
在充满儿童夭折率的三国时代,面对曹冲的离去,曹操悲痛欲绝之余,为何仍然如此自责?因为他相信,如果自己没有亲手杀死名医华佗,也许华佗能治好曹冲的病,挽救曹冲的性命。然而,事已至此,后悔又有何用呢?
在华佗死后的很多年,人们或许能渐渐的理解,曹操杀华佗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或许是一种政治需要!
1
华佗作为古代神医,他的名字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可否认,他的医术在当时的乱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乱世枭雄层出不穷。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医生这个职业显得尤为重要。战争的频繁和社会动荡导致了大量的伤亡和疾病,人们迫切需要医治和救治。在这种背景下,神医就显得尤为稀缺和宝贵。
华佗的医术被誉为妙手回春,被视为古代医学的巅峰代表之一,甚至和传说中的扁鹊并驾齐驱。他精通医理,善于运用草药和医疗技巧,可以治愈许多疑难杂症,让重病患者重获新生。他的医术高超,令人叹为观止,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救星。
当曹操得知南阳有神医华佗之时,他已是五十有余的人了。
此时的曹孟德,正是权倾朝野、威震四方的魏王曹操。然此人并不如表面看似那般心满意足。曹操头上的风疾病袭已经多次发作,每每病发便像千百根钢针扎入脑海,疼痛难忍。曹操心知自己此症非同小可,恐怕不久人世,遂四处求医问药。
当时的中原局势动荡不堪,曹操手握重兵,建立魏国,与东吴孙权、蜀汉刘备鼎足三分。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保证身体健康。
他派出无数家臣,甚至亲自坐镇京城,接见远道而来的方士医官。可无一例外,这些医官要么敷衍塞责,要么束手无策。曹操看过太多人心险恶,自知祛病纯靠人力难以达成。
正当他绝望之际,禀报抵达,说南阳竟有神医华佗,医术炉火纯青,只要他一诊断,便知根由所在。曹操大喜过望,二话不说派人前去请他入许都医治。
华佗乃是著名医家,举世无双的外科宗师。他研制出能使人不觉疼痛的麻沸散,更是西方医学洋玉在口的吗啡数百年前的鼻祖。当曹操使者牵着白马来到华佗门前时,已年过花甲的华佗正在为病患治病。
华佗平生最乐意就是治病救人,从不图名利。他出生寒门,从小便对医术颇有心得,常常为贫困的乡亲看病,不收分文。虽早有朝廷官员前来延揽,他都不为所动。而今曹操亲自相邀,华佗也并无喜色。因为他清楚,曹操此举,只是为了利用自己的医术而已。
曹操使者恳切地劝说:“医者仁心,志在救苍生。我主公风疾多年,晓月断食,夜不能寐,万望大夫救助。”
华佗听后略一沉吟,终究舍不得见曹操与病魔抗争。只要有一线希望能挽救曹操的性命,他都愿尽力一试。
于是,华佗便匆匆收拾行囊,跟随使者离开了南阳老家。
2
经过数日颠簸,华佗终于来到了许都。这座城池规模宏大,然处处都是严密武力。城门卫兵全副武装,仿佛时刻准备迎敌。街上行人匆匆,神色 憔悴,许都的繁荣似有似无。
曹府中设宴款待华佗,礼遇有加。然华佗内心并无丝毫欣喜。因为他眼见曹操左右皆是死士,自己就像被困在铁桶中的园丁,随时都可能丢了性命。
次日,华佗为曹操诊脉。他立即便判断出曹操得的是怎样难治的顽疾——风寒头风。曹操此症发作时,脑中疼痛难忍,只有静养调理,才能勉强延年。曹操早已预料到自己难治痊愈,但依然抱有一线希望。哪知华佗的结论与其他医官无异,一语道破希望的呢喃。
曹操勃然大怒,他想要的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哪知华佗竟说自己的病无药可医,这简直是在判自己死刑!曹操恼羞成怒,当即命人将华佗赶出许都。
晚上,华佗独自坐在客店中,心情复杂。他本不愿给曹操看病,此行只因对方使者一个“医仁”二字打动了自己 。没想到曹操如此蛮横,一诊断不合心意就下逐客令。华佗叹道:“我辈医者,诊症当直言病情,若隐瞒不报,岂非害人?曹操不明医理,竟怪罪于我!”
从那时起,曹操便对华佗极度不满,只想赶紧打发他离开。而华佗也深感自己受到侮辱,便找了个家中有急事为借口,匆匆告辞回家。
回到南阳老家,华佗长叹一声,终于松了口气。他再也不愿去见那个暴君了。谁知只过了半月,曹操的使者又来到门前,说主公病情加剧,请华佗再去许都医治。华佗推说自己老婆病了,无法离家。使者只得空手而返。
3
此后数月,曹操的使者次次前来召唤,华佗也次次以各种理由拒绝。他宁愿一辈子不再行医,也不愿被曹操利用自己的医术。日复一日,使者与老公婆对峙,如影随形。华佗夫妇俩对此愤懑不已,恨不得迁居他乡才能摆脱眼前困扰。
而曹操对反对自己的人,向来是毫不手软的,他是这样对孔融的,也是这样对荀彧的。
终于有一日,曹操无法忍受华佗的拒绝,怒不可遏,命人将华佗押回许都,投入大牢。狱卒将华佗五花大绑,恶狠狠地拖入地牢。华佗痛心之极,他一生行医为怀,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落得如此下场。
狱中阴冷潮湿,墙壁上布满了霉斑。华佗被反绑在墙上,浑身冰凉。铁链队队垂下,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牢门外狱卒踱步的声音不绝于耳。华佗想起自己一辈子心血编写的医书,还藏在老房。狱卒见他满面悲伤,不禁好奇问道:“你若有遗言未尽,尽管吩咐我。”
华佗苦笑道:“我只恨那本心血医书,恐怕要葬送在老家了。如果有人能将它传扬出去,或许我死后也瞑目了。”
那本医书记载了华佗毕生心血,包括妙手回春的手法,以及种种药方。它本可以造福无数患者,然一旦被尘封在老宅,则前功尽弃。华佗不求名声荣耀,只想将医术发扬光大。哪知今日竟走投无路,无能为力。
狱卒听罢,也不敢收下医书,只得摇头告退。他不敢触曹操的霉头,生怕牵连自家。
过了三日,曹操下令将华佗斩于市场。临刑前,华佗仰望长空,想起自己无法传承医术的遗憾。他长叹一声,头颅落地,鲜血染红了许都街头。
行刑的官吏将华佗的尸身运回老家安葬。华佗的夫人泪如雨下,捡起他生前编写的医书,献祭于夫君坟前。这本医书就此湮灭在风沙中,成为历史尘埃。
4
而当曹操再次病发时,方知错杀了华佗。然一切为时已晚,神医已死,医书亦失。曹操痛哭流涕,后悔不当初,终究是自食恶果。
曹操此举无异于杀鸡取卵。他图的是利用华佗的医术为自己看病,却把华佗赶尽杀绝。那本珍贵的医书也就此散失。
曹操以为天下才俊尽在己掌,殊不知杀了华佗就是在消灭自己福祉。当儿子曹冲染病离世时,曹操才恍然明白,这就是自己撕毁华佗的报应。
那时,曹操终日闭门不出,与儿子曹冲的画像相对痛哭。曹冲生前聪慧过人,曹操对他寄予厚望,没想到他才十岁就病逝了。曹操还记得,曹冲生前患有怪症,诸医束手无策。曹操使尽手段求医,可儿子的病始终没有好转,反而日益衰弱。
曹操苦不堪言。儿子是自己的掌上明珠,现在却要在自己怀中慢慢凋零!
这时,曹操才想起,当初华佗定能治好曹冲的怪症。只因自己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才错杀了这位神医。如今华佗死后数载,曹冲也随他而去了。曹操恨不得穿梭时空,再见华佗一面,哪怕磕头请他治儿子,也在所不惜!
然而一切晚了。华佗重来不再,医书亦已灰飞烟灭。曹操虽掌握权力,却掌控不了生死。这就是暴君的悲哀。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3347.html
曹操当年为何执意杀华佗?12年后发现实在高明,曹操可能是对的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曹操当年为何执意杀华佗?12年后发现实在高明,曹操可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