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杨舒春,不顾父母跪求拒进外交部,种地12年后现状如何
- 百科
- 2023-07-18 12:44:35
前言
他,22岁北大毕业,被外交部录取,但是却又放弃入职,而是选择独身前往国外创业。
这让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包括他的父母,都觉得他脑子进水了。但是他对这些流言蜚语毫不在意,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在国外闯出了一片天。
然而就在父母接受了他的选择,并且以为他要在国外安稳生活的时候,他又突然回国,到老家种地去了。
这又是什么操作?这位北大高材生种地能种出名堂吗?
有主见的冒险家
这位有点“叛逆”的北大高材生名叫杨舒春,198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杨舒春的父母都是农民,但是却希望他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能够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做出一番更好的事业。
杨舒春知道,父母辛勤地劳作,却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安心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
于是他比别人更加努力地读书,而且他在学习方面也很有天赋,总是一点就通,所以成绩也一直很好。
1999年,杨舒春参加了高考,当时填报志愿是在出分之前,所以报学校更是要慎之又慎。
然而杨舒春稍加思索便选择报考了北京大学,父母对此有些担忧,怕报北大风险太大了。
杨舒春却反过来安慰父母说:放心吧,保证没问题!
结果果然在杨舒春的意料之内,他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杨舒春很满意,他的父母也非常激动。
于是连忙把这个好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一时之间,前来道喜的村民几乎踏破了门槛,要知道在当时,村子里出了个北大的学生,那可是让整个村子都骄傲的事情。
杨舒春选择专业时也是自己做主的,他没有根据别人的推荐选择热门专业,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西班牙语。
从报志愿到选专业,就能够看出,杨舒春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凭借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
9月份杨舒春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求学之路。凭借自己的语言天赋和学习兴趣,他在北大学习的过程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在大三的时候,他在整个专业内都是小有名气的,并且得到了外交部的认可,被选中去西班牙交流学习,并且期间的一切费用都不用他个人承担。
于是杨舒春又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这就为他之后的选择埋下一个伏笔。
一年之后杨舒春从西班牙回国,参加北大的毕业典礼。此时他不仅顺利毕业了,还通过了外交部的面试,将要成为一名外交官了。
这个消息传到家里,杨舒春的父母更是高兴,逢人便说我儿子出息了,要当外交官了。
村子里的人听闻,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杨舒春有志气,有本事。
然而还没等父母高兴几天,让他们倍感自豪的儿子杨舒春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杨舒春表示自己不想去外交部任职,而是打算去马德里大学读市场营销的研究生。因为自己不想做这种一眼看到头的工作,而是想要探索更加未知的人生。
放弃眼前光明的坦途,选择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杨舒春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西班牙的创业之路
原来杨舒春在西班牙留学期间,认识了一个报社老板,对方也是一名中国人,在西班牙靠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样的经历让杨舒春很是向往。
而他的父母却很不理解,明眼人都能看出,走外交官这条路肯定是前途无量的,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工作,但儿子却不要,非要走什么自己的人生,这怕不是被那个报社老板洗脑了吧?
不仅父母不理解,村里的人也觉得疑惑,都和他的父母说千万别同意孩子做傻事,这下子父母就更加不同他的选择了,甚至跪求他去外交部任职。
然而杨舒春一直都是个有主见的人,他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一定要去做这件事。
于是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安排,而是留下了一封信,就踏上了前往西班牙的飞机,飞机落地之后才给父母打电话报了平安。
这下子父母也没办法了,只能由着他去了,虽然对于儿子的行为很是不满,但是儿子已经到了西班牙,作为父母对他也只剩下担心了。
杨舒春到了西班牙之后,一边读研一边打工,自己也不会向家里要生活费。另外在这期间,他对于西班牙的风土人情、贸易发展非常留心,为自己之后创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拿到硕士学位之后,杨舒春也并没有马上开始创业,而是先在西班牙的一个做出口贸易的公司工作,在这里他又积累到了一定的人脉和本金。
在这期间,他逐渐发现了做跨国贸易的商机,于是注册了一家公司,通过把中国的商品卖到西班牙来赚差价,从而获取利润。
这些中国的商品在西班牙很受欢迎,因此杨舒春的公司经营情况也很好,他就靠做这个跨国生意,赚到了不少钱,在零几年时就已经积累了几千万的财富。
同时他还在西班牙买房买车,创建了自己的家庭,娶了一位西班牙的姑娘,后来又有了女儿,一家三口的生活非常温馨融洽。
杨舒春在创业成功后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并且还将父母接到了西班牙来住,父母跟着儿子见识了异域风情,也看到儿子现在的事业很不错,于是就对当年他叛逆的选择释然了。
不过父母在西班牙玩过之后,就又回到了老家,毕竟真要长期生活,还是在自己家里更习惯。
杨舒春也没有过多挽留父母,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而自己也会经常回家去看望他们。
杨舒春这次可算是衣锦还乡了,这让村子里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
村子里的人不再传他的流言蜚语,也不再说他当年的选择是脑子进水了,而是觉得,果然是能考上北大的人才,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够做出一番事业。
杨舒春的风评又回来了,这让他的父母面子上也有光了,毕竟之前他一声不吭就去了西班牙,留下二老承受了不少舆论。
父母这次还特意叮嘱了他一番,说现在有了事业和家庭,那就好好干事业,安安稳稳地生活。
然而不知道是父母“言出法随”,还是杨舒春“天生反骨”,西班牙的事业还好好的,杨舒春就又做出了一个让人直呼“离谱”的选择。
放弃价值千万的公司,回家种地
当时杨舒春接父母到西班牙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事。
晚上做饭的时候,杨舒春做了一份蔬菜沙拉,他拿出一份生菜只是随便冲冲,就拌上沙拉,准备食用了。
这让他的母亲很担心,还说让他多洗几遍,当心蔬菜上有农药残留。
然而杨舒春却向母亲科普,这些蔬菜是有机蔬菜,不打农药,直接食用也没什么问题。
母亲对此感到很惊讶,没想到这种有机蔬菜竟然这么方便健康,还感叹说如果国内能买到这样的蔬菜就好了。
听了母亲的话,杨舒春脑海中突然一闪而过一个念头,那就是有机蔬菜此时在中国还没发展起来,这也是一个商机啊。
这个念头一起,就开始疯狂生长,让杨舒春再也无法忽略了。
而且此时他在西班牙的贸易公司也运行稳定,对于杨舒春来说已经逐渐失去了挑战性,于是在2012年初,他再一次决定探索未知的方向。
一直以来,杨舒春都是个行动派,他先是对国内的有机蔬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接着又和同学聊起来做有机蔬菜、生态农场的可行性。
他的同学也刚好有搞农场建设的打算,不过因为土质较差,这一项目迟迟没有推进,而是在三年内不断地改良土质,目前他手上的这块地已经成为了肥沃的良田。
这让杨舒春很惊喜,也连忙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打算合伙做农场创业这个项目。
不过他将这个决定告诉父母之后,父母再一次持反对意见。刚刚提醒过儿子要安安稳稳做生意,结果他转身就放了个大招。
二老都是思想传统的人,杨舒春一而再再而三的“叛逆”举动,让他们非常生气,他们觉得儿子放着那么好的事业不做,反而要回来当农民种地,这简直太荒唐了!
杨舒春这次不再叛逆地“离家出走”,而是一点点做父母的工作,和他们说自己的想法,未来的打算,让父母慢慢接受自己的决定。
父母终于被他说动了,于是杨舒春没有耽误时间,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
他不仅将自己在国外的流动资金都转移回了国内,还将自己大部分的资产投入到了这个新项目中。
接下来便每天去考察农场、做市场调研,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杨舒春却感受到了久违的活力。
此时村子里对他又是议论纷纷,说他在国外做生意赔了,回老家是为了躲债,还有的谣言更离谱,说他在国外经营的生意不正规,被查封了才跑回家的。
杨舒春自然不会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毕竟他经历这些也不是第一次了。
他把全身心都放在了农场建设上,为了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体系,还专门跑到英国、法国的大农场去参观学习,回来时还带来了很多欧洲蔬菜水果的种子。
他还将农场搞了个种植+养殖的科学循环系统,不管是家禽还是作物,在这个循环系统中都有自己的定位,不用农药化肥,坚持走绿色有机路线。
不过因为他之前并没有什么农业知识,因此在农场刚刚运行时还走过不少弯路,闹过不少笑话。
他养的鸡、鸭、猪等动物,一开始并没有按照他设想的有机体系循环,因此一开始就出现生病、死亡等情况。
然后就是他的农场中,为了保证完全农作物的茁壮成长,他连除草都是用人工来除,有时候自己还亲自去除草,结果将水稻当成杂草给拔了,这又成为了村子里的一桩笑谈。
村子里的人都说,这回他肯定是做不成了,连庄稼和杂草都分不清,还干什么农活?
还有的人说,他那种养殖动物的方法也根本行不通,最后肯定都得陪!
杨舒春对此还是不在意,不会就学嘛,这有什么。
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农业知识,还找国内的农学院专家指点,靠着他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最终的成果也非常喜人。
他种植的有机水稻品质好、产量高,虽然价格比市场高出来不少,但是很多追求高品质食材的消费者还是愿意为此买单的,于是最初的一万多斤水稻很快就销售出去了。
因为产量少,杨舒春本想给自己的很多朋友送一些,都没能够送成。
这让村子里等着看笑话的人都不吭声了,他们没想到这个学外语的书生,还真能种出点名堂。
有了小规模的成功,杨舒春也有了信心,接下来,他又会怎样发展自己的有机农场呢?
“北大杨哥”品牌的创立
杨舒春在之前的市场调研中就发现,他们的有机农产品目前还无法走进千家万户,因此第一批农产品卖出之后,他开始采用会员制的销售模式。
他为农场开发了固定的客户群,采用办卡的模式给会员配送产品,这样的话,不但自己能够估计好每年的产量,还能够让自己的农场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
办了会员之后,还能够到农场参观、进行农产品采摘、试吃等活动,这种模式在当时让大家觉得很新奇,因此会员的粘性非常高。
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杨舒春的农场经营也逐渐稳定,于是接下来他便打算扩大生产,并且此时国内的电商发展了起来,他便有了做电商的打算。
于是他趁机注册了“北大杨哥”的品牌,不仅在淘宝上开了网店,还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设置网店,于是销量越来越广,年销售额也达到了2500万元。
现在,“北大杨哥”的网上店铺仍然在不断增加,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杨舒春非常有信心,让自己农场的有机农产品,到达祖国的每个角落。
杨舒春还利用更加现代的营销手段,比如上电视台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他的农场,了解到他的创业故事。
谈起自己这些年来的“叛逆”选择,杨舒春说自己并不是单纯为了不走寻常路而选择,而是真的喜欢充满变化的人生,热爱自己的每一份事业。
结语
人生并没有一份标准答案,或许在别人眼中最好的选择,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的人喜欢稳定的工作,但有的人就是想要过充满挑战的人生,这些人不惧怕困难,但是却害怕平静却毫无波澜的生活。
能够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盲目追寻别人口中理想的生活,或许就是最快乐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s://www.comqq.cn/aibaike/63031.html
北大才子杨舒春,不顾父母跪求拒进外交部,种地12年后现状如何由北斗资讯网 百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北斗资讯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北大才子杨舒春,不顾父母跪求拒进外交部,种地12年后现状如何”